欢迎访问手机端

医学生飞机上救人被质疑没有行医资格:我知道边界,量力而行

2025-07-28 14:22:00 围观 :0次

7月24日,武汉大学公众号发布题为“航班上突发!武大医学生出手”的文章,讲述了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孙毅杰在一航班上帮忙救助一名呼吸困难、头晕乘客的故事,引发关注。

一些网友称赞其临危不乱,思路清晰,也有一些网友质疑其没有执业资格,操作风险极高。

7月27日,孙毅杰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飞机上建议乘客低流量吸氧、平卧的操作是基本急救常识,不涉及处方权,也不涉及注射、输液、特殊药品使用等操作。“我一直有个信条,就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我知道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知道边界在哪里。”

7月19日,孙毅杰正在救助机上患者。受访者供图

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7月27日,孙毅杰在腾讯新闻“热问”发声,详细梳理了7月19日由湖北武汉飞往新疆阿克苏航班上的救助经过。

当他听到寻找医护人员的客舱广播,“我没犹豫就直接过去了。”7月27日,孙毅杰向新京报记者回忆,此趟航班是放暑假回家。听到广播的时候,离落地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他马上联系客舱乘务员表明自己的医学生身份,称愿意提供相关帮助。

“那个女生二十多岁,靠在座椅上脸色苍白、双手颤抖,还头晕、手指发麻、呼吸困难、脉搏细弱。我问她,她说以前有过猝死生还、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史。后来她精神越来越差,神志有些涣散,瞳孔直径也有点放大,而且对答能力越来越差。”孙毅杰抵达患者身边时,先判断了对方意识情况,对方尚能交流,且向他展示了保存在手机里的出院诊断照片,“基于她当时的情况,暂时不需要心肺复苏或药物抢救等操作,先观察。”

乘务组按照处置程序,已给予患者适量糖水,并取来氧气瓶和应急医疗箱。孙毅杰认为,需要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我的操作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做了一些基本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她的脉搏、神志,呼吸、心率,然后再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查查她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孙毅杰用到机上的血压计和听诊器,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血压情况,“听她的心音和呼吸音。”

基于上述信息采集,孙毅杰建议对方低流量吸氧,并将坐姿调整为平卧位。“后来她逐渐好转了,脸色恢复了,头晕、手指发麻的症状也缓解了。”孙毅杰一直坐在患者旁边,实时观察她的情况,并将刚刚的急救情况“复盘”,逐一写在机上的清洁纸袋上。待快落地时,情况好转的患者坐回座椅,平安抵达目的地。孙毅杰建议她落地后去医院就医,再仔细检查一下。

受助乘客恢复后,和孙毅杰合影。受访者供图

“因为飞机上的条件有限,像这种病人如果在抢救室里,可能会拍个颅脑CT,检查下血常规,看看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等,综合判断病因。”孙毅杰表示,自己作为医学生,还不是医生,因此也没有资格给患者下诊断,只有在飞机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下飞机后,孙毅杰立马将飞机上的情况分享给自己的临床老师,对方了解事情经过并看到“复盘纸”后,表示他的处理没有问题。

“我知道边界在哪里”

“复盘纸”写着,查体:神清,精神极差,稍有眼震,无明显其他阳性体征。瞳孔约5mm,对光反射存在。LMP:25-06-26。生命体征:心率72bpm,血压(卧位)113/72mmhg,血氧97%,机组成员发现患者不适后予低流量吸氧、口服糖水等处理,患者取卧位后情况较前缓解。”

孙毅杰在机上手写的“复盘”记录。受访者供图

孙毅杰介绍,“虽然我大一学的是一些公共基础课,但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医学,尤其是喜欢临床工作,我临床导师就是急诊的,所以我就跟着导师上急诊,寒假我没有回家一直在医院,待了一个月。后来基本上每周至少去一次,在急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不管是很危重的还是轻微的,基本上都遇得到。比如呼吸心跳骤停,我们进行心肺复苏,还有心衰、呼吸性碱中毒,低钾血症、低血糖等病症见得不少,基本的处理原则也了解得差不多。”

孙毅杰提到,在他看来,在飞机上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呼吸心跳停止,“这种情况就地和机组人员一起进行心肺复苏就可以,如果不危及生命也不需要在飞机上完善诊断和治疗,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生命体征,掌握操作原则和动态观察。”

对于网友质疑其“临床知识匮乏,没有执业资格,抢救手段有限,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风险都极高”。孙毅杰表示理解对方的质疑,并认为“有质疑、有争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他一直有一个信条,即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我知道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说在这次的处理中,我的检查是不涉及药品和有创操作,我知道我现在没有执业证,不能给她开处方用药,也不能给她做特别的有创操作,我知道边界在哪里。”

事发后,当班乘务长向孙毅杰表达感谢,称“好人一生平安,医者仁心具象化了。”受助乘客向孙毅杰反馈,“这几天情况算稳定的”,并提出想送面锦旗表达感谢。

据武汉大学公众号,孙毅杰的“烛光导师”刘梦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评价孙毅杰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临床医学生,“平时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还会利用课余时间跟着我一起上临床管理病人,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临床上,他就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着身边的人。这次飞机上的救人事件,正是出于他善良品质的本能。”

来源:大河报

相关文章

  • 医学生飞机上救人被质疑没有行医资格:我知道边界,量力而行

    7月24日,武汉大学公众号发布题为“航班上突发!武大医学生出手”的文章,讲述了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孙毅杰在一航班上帮忙救助一名呼吸困难、头晕乘客的故事,引发关注。一些网友称赞其临危不乱,思路清晰,也有一些网友质疑其没有执业资格,操作风险极高。7月27日,孙毅杰在接

    2025-07-28 14:22:00
  • 名医工作室 | “京” 英坐诊长治二院——吴新宝教授坐诊长治二院“吴新宝教授创伤骨科山西工作室”

    7月11日,国内创伤骨科领域知名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再度莅临长治二院,坐诊 “吴新宝教授创伤骨科山西工作室”,开展坐诊、查房、学术讲座等工作,为上党老区人民骨病患者带来了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顶级诊疗服务。坐诊现场,吴新宝教授耐心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看

    2025-07-28 14:22:00
  • 华为申请策略组管理相关专利,降低策略组更新操作的成本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策略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301772A,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策略组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编排NFV-MANO架构中,该方法

    2025-07-28 14:22:00
  • 2名干部拟任新职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区委研究同意,现将以下拟任人选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刘秋林,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临川区委巡察组组长,拟任区直单位正科级领导职务。上述公示对象公示时间从2025年7月10日起至2

    2025-07-28 14:22:00
  • 智能机器人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

    科技日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张梦然)一个经过手术视频训练的智能机器人,在没有人工协助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一例耗时的胆囊切除手术。这是该机器人首次在患者模型上进行操作,其表现十分沉稳,甚至在现实医疗环境中常见的突发状况下,也展现出了与熟练人类外科医生相当的专业能力。9日的《科学·机器人》杂志报道了这

    2025-07-28 14:22:00
  •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服务投入试运行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邢小宝“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短短八个字却道出了一旦生病住院,家庭所需要面临的压力。为破解住院患者生活照护难题,近日,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应运而生。目前,该院在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一病区、神经内科三病区、西院区老年医学科、西院区神经内科六个科室,率先提

    2025-07-28 14:22:00
  •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中心负责人王雀良:破解失眠困局,在暗夜……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失眠患者带着疲惫与焦虑前来求助。中心主任王雀良便是他们口中的“睡眠守护者”,他带领团队打造出“光上下不动静”的特色疗法,帮助数以万计的患者重获优质睡眠,用专业和温度破解现代人的失眠困局。王雀良解决患者睡眠困扰 受访者供图 2011年研究生毕业后,

    2025-07-28 14:22:00
  • 庆城县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连日来,庆城县围绕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 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一主题,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管,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组织领导,靠实活动责任。庆城县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三夏”小麦机收等农机安全工作紧密结合,实行科级干部划片包

    2025-07-28 14:22:00
  • 南阳五部门联合监督检查 规范旅馆行业秩序

    6月18日起,市市场监管局直属分局、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市住建局、市卫健体委、市消防救援支队五部门对本市旅馆行业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在联合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抽查事项清单,通过实地核查、查阅材料、上机查看、现场询问等方式,对旅馆的营业执照规范使用情况、市场主体

    2025-07-28 14:22:00
  • 高温天气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医疗专家组成“智囊团”为市民送上“硬核”防暑指南

    近期,持续的高温热浪席卷沈城。为帮助市民科学应对酷暑,6月25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高温天气预防疾病与健康养生”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来自沈阳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及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组成“智囊团”,围绕起居膳食、运动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全方位解读科学防暑要点,为市民送上一份“硬核”防暑降温

    2025-07-28 1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