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教育搭台,中国和东盟相约贵州,越走越亲!

2025-07-25 16:48:00 围观 :0次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深刻阐释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理念方针,书写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

明天(7月26日),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开幕。作为中国和东盟唯一以教育为主题的政府间交流合作平台,18年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从教育“独唱”,发展为教育“领唱”、多领域“齐唱”的大开放格局。贵州作为交流周的永久举办地,借教育搭台,在人文交流、科学研究、经贸合作等领域成效斐然。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明天(7月26日)将在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开幕

打响“留学中国,学在贵州”品牌

“毕业后我要留在贵州!这里的气候实在太棒了!”

来华两年间,越南姑娘阮氏顺珠已经把贵州当作第二故乡。她不仅迷上了酸汤鱼、丝娃娃等地道黔味,更被黔山绿水深深吸引。作为贵州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研二学生,她表示,希望未来能发挥专业优势,成为连接中越两国的文化使者。

随着贵州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留学中国,学在贵州”品牌持续擦亮。一组数据可以窥见其中跨越式发展:2008年,来黔留学生人数不足百人。2024年,贵州32所院校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累计接收79国2.3万余人次学生,其中东盟生源占70%以上。

近年来,贵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贵州高校越来越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线发展:

贵州大学与泰国皇太后大学合作开设“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填补了贵州与东盟国家中外合作办学的空白。

贵州民族大学就与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的21所高校及机构签约,与老挝、菲律宾多所高校实现资源共享,共建优质课程。

“读书时不理解,为什么老师不能容忍出现哪怕0.1毫米的误差。工作后才懂得中国古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真正含义。”2019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老挝小伙言希回忆,在中国求学时,老师的严格要求让他获益良多。回国后,他先后参与数个中国援助老挝工程项目建设。在贵州民族大学20多名投身中老铁路服务的老挝留学生中,言希就是代表。

贵州职教扬帆“出海”

职业教育是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贵州已与东盟国家共建40余个海外产业学院、60余个实训基地,成立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等十大联盟。职业院校突破传统单向合作模式,探索出“标准共定、人才共育、基地共建”的协同发展路径,实现从硬件输出到标准输出的质变。

早在2018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经中国外交部、教育部批准入选澜湄基金项目,旨在服务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养。学院开发了轨道交通+中文国际化培训课程、装备制造+中文国际化培训课程,编制国际化培训教材,建成老挝巴巴萨职业技术学院海外技能培训站,累计培训学员上万人次。

2019年,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将丝路学院办到了柬埔寨,这是贵州省第一家“走出去”办学的高职院校。这所丝路学院由柬埔寨马德望省理工学院提供教学场地,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师资力量。

早前,柬埔寨国家技术培训学院院长约克·索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展国家间的职业教育交流,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项目的质量,参加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学风格,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其全球化的视野。

教育搭台 越走越亲

教育搭台,互惠共荣。近年来,贵州把东南亚作为对外开放主方向,商贸往来频繁。今年,交流周将紧扣构建开放互鉴的国际教育合作体系、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目标要求,重点聚焦职教出海、数字教育和教师能力提升三个方向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

建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人工智能、师生交流的教育合作新机制,建立“贵匠工坊”职业教育联盟,发布贵州职教出海旗舰品牌——“贵匠工坊”,首期预计落地8至10家。

以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为平台,汇聚国内相关高校及领域内优秀数字课程资源和智能数字工具,共建面向海外数字资源中心和慕课平台,目前已经汇聚国内外课程资源467门,上线虚拟实验项目超10项。

在教育部指导支持下,将举办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研讨会和STEM教师培训班,50名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科学教师来黔参加为期一周的能力提升培训。

今年,交流周还将围绕集中展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成果,丰富拓展交流周平台功能,深化“教育+”项目模式创新,吸引更广泛的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与到中国—东盟教育和人文交流活动中来,以教育搭台,让中国和东盟相约贵州,越走越亲!

记者: 陈思思 梁林杰 王昱雯

相关文章

  • 温彬:贸易转移提速支持8月出口增长保持韧性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题:贸易转移提速支持8月出口增长保持韧性作者 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412.9亿美元,其中,出口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进口2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贸易顺差1023.3亿美元。出口绝对规模仍

    2025-07-25 16:48:00
  • 独家专访《自然》首位女掌门:不接受AI作者投稿,被拒稿仍是好研究

    9月6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在北京成立全球第7个学术顾问委员会。赴京参加首届会议前,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总编辑、《自然》系列期刊首席编辑顾问玛格达莱娜·斯基珀在上海办公室接受了文汇报记者独家专访。作为全球顶尖学术期刊掌门人,斯基珀为中国科研从“合作驱动”向“自主引领”的跨越式发展点赞,对上海“不

    2025-07-25 16:48:00
  • 声动中国丨80秒回顾盛大阅兵!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每一句都喊得豪迈!

    来源:央广网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受阅官兵向党和人民发出最坚定的誓言。80秒回顾这场盛大阅兵!总监制:骆红秉总策划:张军 于锋监制:王薇 策划:张琼文 王昆鹏 白

    2025-07-25 16:48:00
  • 孙杨将参加全国游泳锦标赛

    9月5日至9月12日,2025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将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举行。孙杨、徐嘉余、汪顺、 潘展乐等人将参赛。其中,孙杨报名参加男100自、男400自、男800自等项目。孙杨(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来源:荆楚网、北青体育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2025-07-25 16:48:00
  • 讴歌抗战精神 描绘和平愿景

    笔刀为枪,丹青铸魂。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8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创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

    2025-07-25 16:48:00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5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5亿。目前,2025年暑期档观影人次(含预售)已破3亿,超2024年暑期档观影人次成绩。暑期档精彩纷呈多部影片破纪录今年暑期档电影类型丰富,掀起大众观影热潮。影片《南京照相馆》位居票房榜首,7月25日上映以来,总票房已破28亿,刷新中国影史

    2025-07-25 16:48:00
  • 聚焦三大策略 争取三力协同

    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五五”区域教育规划,是从区域层面落实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破解区域教育难题的关键抓手。战略基点:以科学决策锚定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精准坐标精准画像,摸清教育发展的家底与痛点。全面掌握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基础数据,科学评估“十四五”教育规划执行效果与遗留问题,尤其关注城乡差

    2025-07-25 16:48:00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最新安排!

    8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记者招待会,请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纪念活动有关筹备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应中国国家主

    2025-07-25 16:48:00
  • 飞腾CPU产品完成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的深度适配

    8月26日,作为中国首个基于6.6内核的商业版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正式发布,飞腾作为麒麟软件战略合作生态伙伴,旗下最新CPU产品飞腾腾锐D3000M、飞腾腾云S5000C-E已完成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的深度适配。飞腾腾锐D3000M是飞腾公司首款专为笔记本产品设计的处理器,集成了8个飞腾自主

    2025-07-25 16:48:00
  • 杨宗纬等歌手将助阵焦作太极之夜,凭演唱会门票免13家景区门票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9月15日至21日,第十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暨2025云台山旅游节将在河南省焦作市举办。8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一赛一节”有关情况。会上,焦作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是明友介绍,为了充分发挥云台山旅游节在城市品牌塑造、文旅文创融合、拉动

    2025-07-25 1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