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西安中考考场外 老师用爱与坚守为学生编织守护网

2025-06-23 09:25:00 围观 :0次

孙东亮与考生击掌,为考生加油。记者郝钟毓 实习生郝雨辰一 摄

6月22日,中考进入第二天。考场内,沙沙的书写声承载着学子们的理想与期待;考场外,涌动着无声却炽热的爱与牵挂。候考家长的殷切目光、送考老师的暖心叮嘱,共同编织成守护的网。

记者走访多个考点发现,送考队伍里有初次上阵的年轻教师,也有任教33年、连续为11届毕业生送考的资深班主任,还有既为人师又为人父母的“双重身份”守护者。他们用各自独特的送考故事,诠释着同样深沉的牵挂,成为学子奔赴考场最坚实的后盾。

33年11次送考

他是学生的“定海神针”

6月22日7时刚过,孙东亮便来到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考点。他身穿大红色T恤,手持一摞准考证,等待考生到来。

孙东亮是西安市第六中学初三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自工作以来,他已在班主任岗位上耕耘了33年,这是他第11次为班上的学生送考。

核发准考证时,孙东亮会和每位考生聊几句。“昨晚睡得怎么样?”“别担心,就把它当作平时的考试。”遇到神情略显紧张的考生,他会轻拍对方的肩膀说:“相信自己,你肯定行!”

“别忘了刚给你们交代的,沉着、冷静,在卷子上填写的信息一定要准确,A、B卷一定要涂对。”在考生即将排队进入考点前,他再次叮嘱,并和同学们一一击掌,“加油,必胜!”

“早上出门时我还有些紧张,现在一看见孙老师,我就觉得很踏实,心里一下子静下来了。”考生张同学说,“孙老师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这一幕送考画面,只是孙东亮33年班主任生涯中无数温暖瞬间的一个缩影,其中蕴藏的正是他独特的育人密码。

“教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孙东亮说,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有耐心,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他还会细心观察学生,适时调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做好“调和剂”。

在学生眼里,孙东亮“亦师亦友”。在教学中,他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看着学生从初一时的青涩、畏惧老师,到初三时的成熟、敢于交流,这种变化让他倍感欣慰。

“80后”班主任首次送考

见证3年育人成果

在另一处考点,同样上演着动人的送考故事。6月22日清晨6时许,西安市铁一中学考点外,“80后”邹强早已穿着醒目的红色送考服等候在此。

作为西安市第三中学初三年级备课组长、初三16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是他在三中任教以来的首次送考。“老师第一个到,你们定能拔头筹!” 每当有学生走近,他都用洪亮的声音为孩子们打气。

2022年,邹强进入三中任教。“这55个孩子,是我接手的第一届毕业生。”在等待考生出来的间隙,邹强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3年前初见时的情景,他笑称当时班里是“两岸猿声啼不住”的状态——纪律松散、部分学生行为习惯欠佳。

年级组长手把手传授课堂管理技巧,班主任师父分享家校沟通心得……在学校 “青蓝工程” 中,邹强快速成长。面对这群调皮的“10后”,他耐心引导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从腼腆变得开朗自信,也带领班级连续3年不断收获各种成绩和荣誉。

说话间,到了学生下考的时间,邹强立刻挺直腰板,看着学生们陆续走出考场,他快步迎上前,击掌鼓励,并收回学生准考证细心保管。首次送考,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他3年育人成果的见证。

“邹老师认真负责,就像我们的大家长!”刚走出考场的樊同学难掩激动,他说老师会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科目的强弱项,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真心希望老师桃李满天下!”“现在最想说的是感谢!感谢老师3年来的陪伴和悉心指导!”一旁的刘同学真诚地说。

教师妈妈的双重护航

以平常心陪孩子备考

6月22日上午,在西安高新第二学校考点外,王娟望着孩子走进考场的背影,内心泛起别样的波澜。这位有着26年教龄的教师,前不久刚结束自己所在学校的高考服务工作,转身以考生家长的身份,迎来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当自己的孩子踏入中考考场,她真切地体会到“每个考生背影后,父母深情的牵挂”。

王娟说,他们学校是中考和高考的考点,她每年都参与对考生的服务工作。这次,王娟以平常心陪伴孩子备考。凭借多年专业经验,她深知稳定心态对考试的重要性,因此将重心放在对孩子的心理建设上。她经常对儿子说:“学习就是跑一场马拉松,中考只是人生马拉松的一个补给站,而非终点。稳住心态更重要,发挥出目前最稳定的水平,就是胜利。”

“双重身份让我更懂得家长的心态。”王娟感慨道,如今面对家长的焦虑,她总能感同身受。这份经历让她更坚定:“用责任和温情守护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的梦想。”从中高考服务到安抚考生情绪,这段特殊的经历,也让王娟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教育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种,激发自主成长的力量。”

中考结束后,她日程依旧排得满满当当:研究中考志愿填报策略、帮助孩子规划高中预习计划。

从中高考的服务工作者,到中考考场的亲情守望者,她用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与母亲的双重责任,在守护他人与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持续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文章

  • 人民时评:研学游现冷热不均,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是关键因素

    人民日报客户端顺应消费者需求,进行寓教于乐的差异化设计,提供从“学”到“研”的深层体验,严守货真价实的诚信规则,持续提升服务品质这个暑期,研学游出现“冷热不均”,引发关注。一边是“冷”。据报道,有筹备数月的研学营,久久达不到成团人数;曾经很热门的项目,咨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六成。一边是“热”。在青海,

    2025-06-23 09:25:00
  • 【连心警务】新合派出所连夜寻回走失幼童 温情守护照亮归家路

    阳光讯(记者 王义卓 通讯员 张延娟)8月5日,一场因家庭纷争险些酿成的危机,在公安浐灞分局新合派出所高效行动与温情守护下,仅两小时便化险为夷。当日晚20时许,新合派出所接到热心市民报警:一名4岁男童独自在249路公交车上徘徊,无法清晰表述家人信息。值班民警李佩明火速抵达现场,见孩子因高温天气显得不

    2025-06-23 09:25:00
  • 674分上福耀科技大学,被指“脑子进水”?当事人回应

    近日,各地高考投档分数线陆续公布。据媒体报道,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等新大学本科招生第一年,录取分数线就比肩985高校。然而,不少高分考生在网络晒出福耀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却遭遇部分网友的抨击。有网友称考生和父母都“脑子进水了”,还称“这高中白上了”,不如上985、211

    2025-06-23 09:25:00
  • 欢乐过暑假,安全健康不放假

    暑假期间,孩子们宅家吃喝、外出玩乐时,如何做好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关于暑假期间安全与健康的几点注意事项,家长和孩子请关注。我们常说“每逢佳节胖三斤”,到了暑假、寒假的时候,很多孩子可能都不止胖三斤,而过度肥胖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一定危害。防止孩子暑期长胖,想就这几点提醒家长。一是要保证孩子规律作息

    2025-06-23 09:25:00
  • “小朋友,借你的电话手表用一下,我的手机没电了”

    暑假期间,青少年上网时间大幅增加,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也趁机“上线”。近期,全国各地已有多名学生遭遇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部分家庭遭受较大财产损失。手机没电+借用电话手表=诈骗近日,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公安局兴隆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专门针对小学生的电话卡盗窃案,该案中被盗电话卡被用于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经

    2025-06-23 09:25:00
  • 陕西19岁高考生失联超一周

    7月12日,陕西汉中的杨女士向记者反映,她的儿子彭宇轩是一名高考复读生,今年19岁。6月底,孩子称到西安打暑假工,但后来她才得知人到了缅甸,如今失联超一周。杨女士透露,10日凌晨2时许,她还意外拨通过儿子的手机,接电话的是一个缅甸人,对方称手机卡是别人给的,但未说明他儿子去向,此后再拨打就无法接通。

    2025-06-23 09:25:00
  • 严防溺水!10条安全提醒转给师生家长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游泳戏水成为青少年消暑的热门选择但风险隐患也暗藏其中家长们要绷紧防溺水这根弦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严防溺水事故发生这些防溺水知识和孩子一起来看来源|文案整理自中国消防微信公众号、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2025-06-23 09:25:00
  • 包头市教育局发布高中招生3号公告

    一、网报方式登录“包头市中小学教育招生服务平台(https://xs.btjy.net/)”志愿填报界面,通过考生号加密码组合(密码为中考查分时修改后的密码)进入志愿填报系统完成填报。二、网报时间7月11日8:00—11:00网报,7月11日14:00查询录取结果。三、志愿填报1.凡达到普通高中市五

    2025-06-23 09:25:00
  • 每日甘肃 | 多所高校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公布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公布2025年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及录取结果️️️北京大学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测试和录取结果已公布,考生可登录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信息平台查询。✅查询入口https://www.ccuut.edu.cn/admission_pku_qjjh/login.ph

    2025-06-23 09:25:00
  • 招办主任来了!手把手教你填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乎考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抉择。如何选择院校?专业与志趣如何兼顾?怎样把握AI(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为切实服务广大考生、家庭,日前,《中国教育报》推出“你好!大学”·招生季探校节目,记者带着家长和考生们的问题,走进8所知名高校,进行全方位探访,并邀请相关负责人,围绕招生政策亮点、新

    2025-06-23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