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绿水青山多了“稀客” | ② “海底草原”在渤海湾种下

2025-08-27 19:38:00 围观 :0次

海草床有“海底草原”之称,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位于渤海之滨的唐山曹妃甸,拥有我国现存单种连片面积最大的海草床。当地历时6年持续开展大规模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让退化的海洋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机,生物多样性提高了42.3%。系列报道《绿水青山多了"稀客"》,今天一起走进这片海域,看海草铺茵育成生态摇篮。

从高空俯瞰渤海湾近岸水域,一片片蓝绿交织的区域格外醒目,绵延的“绿色”,便是海草床。

唐山市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施志军:

趁着潮水马上要降下来,咱们去看看海草床的生长情况,这是巡护船,咱们坐这船去。

从曹妃甸区中心渔港启航,向东南方向行驶约半小时,巡护船便抵达了目标海域。这里生长着我国现存单种连片面积最大的海草床,总面积达4427公顷,大小堪比6300多个标准足球场。

唐山市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施志军:

捞了几棵海草看了一下,现在已经长到一米多,随着不断生长,它上面会附着很多海洋生物的卵。

(记者:随手一捞,它的上面基本都有这样的卵随着。)

适合海洋生物附着,所以它有时候(被)称之为产卵场和育幼场。

海草叶片细长,不时随波摇曳,它们不仅能稳固海底泥沙,还能为鱼、虾、贝、蟹、海马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殖环境。然而前些年,同样一片水域,却是另一番模样:受气候变化、陆源污染以及拖网捕捞等频繁渔业活动干扰,这里的海草床一度出现了空心区、裸沙区等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唐山市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施志军:

这个屏幕上显示的是修复前后照片的对比,裸露的这个区域对海洋生物的栖息会造成影响,此前这个区域有扩散的趋势。

面对退化的“伤痕”,修复刻不容缓!2019年,曹妃甸启动了大规模的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但在海底 “种草” 哪有那么容易?没有成熟经验可循,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工程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

唐山市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施志军:

就是趁着低潮的时候挖坑,给它栽在那块。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去检查,发现栽的幼苗都没有了,后来经过分析才知道是因为没有配重,这样一来,波浪大的话就把这些幼苗冲跑了。

如何让海草幼苗在海底“扎下根”?团队成员跟着潮汐跑,在反复摸索中找到了解决方案。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 李晓峰:

尽量要赶低潮的时候施工,低潮施工的时间大概是2个小时到4个小时,我们往往会提前一个小时过去。

唐山市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施志军:

每个苗种的底下都配了一个泥块,这样既保证它的营养,又保证它不被冲走。

创新的方法点亮了希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首期工程告捷:约300公顷退化海草床重披绿装,450万株幼苗成活率超过60%。乘势而上,2022年曹妃甸启动了第二期海草床修复工程,向更艰难的“硬骨头”几乎寸草不生的裸斑区发起挑战。

有了第一期的经验,第二期工程还采用了“陆地育苗移栽”“泥丸播种”等新手段,这样的“陆海接力”,让海草的栽培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在这场生态保卫战中,不少昔日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收起渔网,转身成为海草床的“守护者”,刘岩杉便是其中一员。

海草床巡护船长 刘岩杉:

刚开始种海草的时候,这片基本上没什么海货。然而当我们种第二期的时候,每走两步都能踩到个东西,拿起来一看,不是海螺就是毛蚶子,感觉挺高兴。

海底重现的绿意,归来的海洋生灵,是生态复苏最动人的见证。然而,修复成功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这方来之不易的“海底绿洲”永葆生机?茫茫大海上矗立的海草床监测平台,给了我们答案。

唐山市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施志军:

一方面需要长期对水质环境进行监测,另一方面为减少人为活动对海草床的影响,我们设立了一些雷达,能监控周围海域船舶的通行情况,如果发现一些非法捕捞的,能够及时制止。

“电子眼”全天候监测,巡护船不间断巡航,一张科学立体的“防护网”已然织就。眼下,守护的脚步也从海上延伸至陆地:修复团队将经验编撰成册,走进学校、社区开展科普,让“与海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 李晓峰:

以曹妃甸为开始,然后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海草床,参与到海草床的保护行动。

六载光阴,潮涨潮退,曹妃甸累计修复海草床938公顷。一株株海草扎根、成长,在海底绵延起绿色屏障。如今,这片海域的水更清了,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海底也更热闹了,鸭嘴海豆芽、长牡蛎等“稀客”频现,大型底栖生物从60种增加到111种,生物多样性提高了42.3%。而守护仍在继续,今年,曹妃甸再次申报了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将对牡蛎礁展开修复。渤海湾畔,奇妙共生的故事不断续写。

■来源/冀时客户端

■编辑/刘军

■校对/侯明怡 张斯琪

■监制/姚运锋

相关文章

  • 绿水青山多了“稀客” | ② “海底草原”在渤海湾种下

    海草床有“海底草原”之称,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位于渤海之滨的唐山曹妃甸,拥有我国现存单种连片面积最大的海草床。当地历时6年持续开展大规模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让退化的海洋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机,生物多样性提高了42.3%。系列报道《绿水青山多了"稀客"》,今天一起走进这片海域,看海草铺茵育成生态

    2025-08-27 19:38:00
  • 海底捞回应“摆路边摊”:已在多个城市开设了露营火锅、夜宵外摆等户外业态

    近日,有网友发布照片称,武汉市武汉天地商圈出现“海底捞路边摊”,价格低至一元一串起,引发网友讨论。武汉天地海底捞钵钵鸡摊位对此,海底捞武汉天地店一店员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店的钵钵鸡外摆,价格是荤菜两元、素菜一元,有火锅牛排、羊肉串、香肠、藕片、贡菜等三四十种。“除了下大雨以外,我们每天都会从下午5点摆

    2025-08-27 19:38:00
  • 陈和平副局长调研常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来源:江苏药品监管】近日,省药监局副局长陈和平带队赴常州开展医疗器械产业专题调研,深入3家创新产品企业生产研发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助推产业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大瓷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赛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点了解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可降解材料和牙科

    2025-08-27 1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