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宋城演艺2024年扭亏为盈,多地千古情景区营收反而缩水,轻资产扩张能解“规模不经济”困局吗?

2025-04-26 16:22:00 围观 :0次

每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马子卿

日前,宋城演艺(SZ300144,股价9.58元,市值251.25亿元)发布了2024年年报,营收同比增长超两成,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然而,这份亮眼财报似乎未能提振市场信心。4月25日,在旅游板块多股涨停的背景下,宋城演艺股价却逆势收跌近3%。

记者注意到,市场上出现不少对宋城演艺业绩成长性的质疑。虽然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都有增长,但仍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2020年至2024年,公司新开了广东、西安、上海三个项目,这意味着新项目并未带来预期中的规模效应。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线上采访时分析认为,受经济大环境和行业内竞争加剧影响,宋城演艺营收和利润不及2019年,拖累了复苏节奏。但整体来看,公司表现还是优于很多同行业上市公司,独有的“主题公园+文化演艺”模式仍具有稀缺性,作为国内演艺第一股也是业内标杆,看好未来轻资产模式持续扩张。

宋城演艺旗下杭州宋城情景剧演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舒冬妮 摄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超两成,净利润扭亏为盈

财报显示,2024年宋城演艺营收24.17亿元,同比增长25.49%;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增长1054.18%。若剔除对花房集团的投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等),调整后净利润为10.39亿元,同比增长25.24%,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公司净亏损1.1亿元的主因系对花房集团计提了近9亿元的减值准备。若排除这一因素,其2023年实际净利润为8.29亿元。据悉,花房集团为直播社交平台,旗下含花椒直播等,宋城演艺自2015年起通过多次增资持股至第二大股东,但花房集团2022年上市后股价持续低迷,宋城被迫连续两年计提减值。

2024年底,花房集团正式退市。在宋城演艺今年4月24日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中,公司提到,花房集团正在其董事会领导下推进摘牌后的相关工作,公司将在专注演艺主业的大战略下对所持有的花房集团股权在合适时机作恰当的处理。

宋城演艺经营模式为“主题公园+文化演艺”,依托“宋城”和“千古情”两大品牌,以主题公园等特定场景为载体,提供以现场演艺为核心、集互动体验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产品,主要业务分为现场演艺和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包括轻资产输出业务和网络票务销售业务。其中,轻资产输出业务是指向合作方授权品牌、导演编创、托管运营等服务,以高毛利被视为重要增长点。2024年旅游服务毛利率超过96%,该业务部分全年收入近4.6亿元,占总收入近两成,同比上年大增近80%。

现场演艺为另一大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该业务营收近20亿元,毛利率约61%。截至2024年底,公司开业在营项目包括杭州宋城旅游区,三亚、丽江、九寨沟、桂林、张家界、西安、上海、广东千古情景区。

其中,广东千古情景区为2024年新开业,公司提到,该景区开业即爆,核心演出《广东千古情》演出1386场,单日最高10场,开业首年即盈利,广东项目全年营收2.56亿元。

多地项目面临营收缩水,未来能否破解“规模不经济”?

不过,新项目大获成功的同时,旧项目却似乎走上了下坡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相比于2023年,杭州、三亚、丽江等项目营收有所下滑;此外,杭州、三亚、丽江、张家界项目在2024年的营收相比2019年,减少幅度不小。

作为曾经的“现金牛”,杭州项目2019年营收超9亿元,2024年缩水至6.4亿元,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一。此外,三亚项目收入腰斩至不足2亿元、张家界项目下滑超40%。

据悉,2019年,杭州、三亚及丽江三个项目在2019年营收共计超过16亿元;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2024年,杭州、三亚、丽江、九寨、桂林、张家界、西安、上海、广东九大项目营收共计约19亿元。

当然,公司和市场也有看到这些挑战。宋城演艺表示,杭州和丽江2024年营收略有下滑,2025年仍然有挑战。杭州项目下滑的深层次原因是文旅市场不断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影响,张家界也因当地演艺市场竞争激烈下滑明显。三亚恢复缓慢主要还是大的市场环境影响,包括东南亚平替游、海南西线崛起、三亚部分景区免费等的分流和冲击,从主要景区游客量和免税购物人次等数据也能印证这种变化趋势。

针对当前许多景区纷纷降价甚至免费的现象,公司坦言可能会带来分流冲击。公司称:“目前来看降价或免费景区以山川名胜等自然景区为主,与公司以文化演艺为核心形成差异,对公司的收客有促进作用。但游客受消费支出、消费时间的制约,也可能出现二选一的情形,给公司项目带来分流和冲击。”

宋城演艺管理层表示,只有不断通过创新的内容,推出大量符合当下年轻人群喜好的活动和各年龄层喜欢的互动玩法,保持营销策略走在行业最前端,才能够让景区一直在游客的“必打卡”清单里。

林焕杰认为,宋城演艺的核心竞争力仍不可替代并具有较高壁垒,公司将当地文化融入演艺中,做到了创新又能标准化复制,产品兼顾艺术性和大众审美,具有很强的差异化特征,全国多地都在寻求与公司签约,看好其长期发展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 招商证券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7% 总资产较去年同期下降8.3%

    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 樊瑞)28日晚,招商证券(600999.SH)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13亿元,同比增长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8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21.57亿元,同比增长6.97%;基本每股收益0.25元。一季度末

    2025-04-26 16:22:00
  • 2025年中国糕点行业高峰论坛浙江杭州举办

    本报讯 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焙糖协”)糕点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恒华食品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中国糕点行业高峰论坛近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聚智创新,共谋新质发展”。论坛现场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中焙糖协理事长张九魁,中焙糖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帅及副理事

    2025-04-26 16:22:00
  • 公司热点|两次业绩修正上演“变脸大戏”,通化东宝或迎近十年首亏

    4月27日晚间,国内胰岛素龙头企业通化东宝(SH600867)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修正公告,将原预计的盈利约1164.21万元大幅修正为亏损4272.32万元,扣非净利润也由正转负。这将是公司近十年来业绩首次出现亏损。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通化东宝年内第二次修正2024年度业绩,且调整幅度之大令人

    2025-04-26 16:22:00
  • 加快推出增量政策 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

    新华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4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等。对已出台的存量政策要全面落实,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前期,

    2025-04-26 16:22:00
  • 种粮、养殖补贴,到人到户,你领了吗?

    近期,各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惠民生的补贴政策,涉及文化旅游、电影消费、技能提升、农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一起来看→01景区、酒店、剧场等推出优惠促销!惠民补贴超10亿元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相关情况,提到从4月21日至5月31日,引导旅游景区、

    2025-04-26 16:22:00
  • 打造新引擎,20%的增速带来什么?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发展答卷: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居全国前列。  历史,常常在峰回路转中写下绚丽篇章。今年以来,在内需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内蒙古的投资增速令人刮目相看。  “这个20%,是我区在去年投资高增长基础上实现的增速,确实来之不易。”内蒙古宏观经济

    2025-04-26 16:22:00
  • 片仔癀毛利率普降净利增速降至6.42% 化妆品业务增长乏力第二曲线待考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药茅”片仔癀(600436.SH)经营业绩增长压力如期来袭。4月25日晚,片仔癀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5%、6.42%,增速均降至个位数。2023

    2025-04-26 16:22:00
  • 青海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实现商业化交付 为青藏高原乃至中国西部 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报讯 (记者 王菲菲) 4月27日,随着满载高纯度绿氢的氢气管束车缓缓驶出华电德令哈PEM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厂区,青海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华电德令哈PEM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正式宣告实现商业化运营氢气交付。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高寒地区绿氢制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以“高原绿氢第一单”的姿

    2025-04-26 16:22:00
  • 五一期间,济南奥体中心体育赛事、演艺盛宴持续不断

    “泉”在济南过大年活动期间,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的“湖畔雨荷”火爆出圈,五一期间还将有哪些创意活动及举措?4月27日下午,济南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泉”在济南过五一系列活动有关情况。据济南文旅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学军介绍,五一期间,济南文旅集团整合资源,推出游园赏花、国风演艺、文创市集

    2025-04-26 16:22:00
  • 综述:机遇无限 未来可期——香港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香港4月26日电题:机遇无限 未来可期——香港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新华社记者刘欢、王承昊、王昕怡“从成立到跻身独角兽企业,我们只用了18个月。”香港思谋科技创始人贾佳亚26日说,人才丰富、科创生态完善、高度国际化的香港孕育了思谋科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深度融合、特区政府对初创企业大力支

    2025-04-26 1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