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电诈盯上未成年人,常见的套路有哪些?该如何防范?

2025-04-23 07:02:00 围观 :0次

“加我微信,免费领皮肤。”“我是明星助理,完成任务就能获得视频通话机会一次!”“不听话,小心把你抓到监狱去。”……

近期,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时有发生,尤其小学、初中阶段学生,由于警惕性较差,稍不注意便踏入诈骗分子精心设置的陷阱,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心理伤害。

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常见的套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有效防范诈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诈骗未成年人套路多样

一天晚上,11岁的陈某正在刷短视频。“家人们,点关注不迷路,成为粉丝就送游戏限定皮肤哦!”突然弹出的直播画面,引起了陈某的兴趣。

在穿着公主裙的女主播身后,正是陈某心仪已久的游戏皮肤。陈某立即点击关注,私信框马上弹出粉色气泡:“小可爱要皮肤的话,点这里进粉丝群。”进群后,“客服”很快发来弹窗,陈某激动地把自己想要的皮肤告诉“客服”。

突然,陈某的手机屏幕跳出盖着“中国公安局”红章的截图,并发来警告:“检测到您是未成年人,本次操作导致公司账户冻结6万元!必须配合激活解冻,否则将追究监护人‘刑事责任’!”陈某立刻紧张了起来。

因担心父母得知自己“闯祸”,陈某想方设法拿到母亲的手机,按照对方指示下载了各种软件。对方通过共享屏幕软件查看到陈某母亲的手机验证码,将绑定银行卡中的资金全部转走。当陈某看到母亲手机上的转账信息才恍然大悟,立即告知母亲,并一起前往派出所报案。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云南省昆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工作人员林琼介绍,案件类型主要以刷单返利、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冒充公检法等为主。

警方在办案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宣称免费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来骗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或者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共享屏幕等手法,获取家长的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骗取钱财。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

林琼介绍,近期警方还发现有不法分子以加入“明星粉丝群”为诱饵,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恐吓未成年人涉嫌对明星造谣等,让未成年人打语音电话配合调查,还称可以帮未成年人洗清嫌疑,诱导其进行转账。

有的不法分子还会利用亲情关系编造故事。比如有人给某初中生打电话,说她爷爷涉嫌违法犯罪,如果不按照要求操作,就把爷爷抓起来,诱导该初中生通过微信转账1万多元。“不法分子会先利诱,后恐吓,几种手段结合。再通过刷脸支付、下载远程协助软件、发送验证码等方式实现转账、充值,或者账号换绑。”山西省太原市反诈中心二级警长李婉彤说。

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反诈意识较弱

为何骗子频频向未成年人下手?

“骗子骗人有时是无差别攻击的,只是未成年人更容易中招。”李婉彤介绍,一些未成年人受骗,其实和家长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于是放松了警惕。

李婉彤解释,有的家长喜欢设置人脸识别、免密支付等支付方式;有的家长在让孩子玩手机的同时,手机里也运行着各类社交软件和银行APP。其实,孩子经常在家长身边观察,家长如果不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各类密码,孩子很容易获取。

未成年人社会认知不足、经验和常识缺乏也成为骗子下手的原因。“比如冒充公检法人员的套路,成年人都会害怕,何况是小孩。”李婉彤说。

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四级警长樊佳烨介绍,11岁的李某在某K歌APP上与关注他的某个账号视频通话,对方出示了“警官证”,声称是北京的警察,需要他配合案件调查。李某惊慌之下,用手机摄像头拍摄了家长的支付宝、微信等银行卡信息,并发送验证码,李某按照对方要求一通操作后,其母亲共计损失2万多元。

一些未成年人反诈意识较弱也是重要原因。李婉彤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一名小学生带着初中生姐姐来报案。“弟弟听见姐姐打电话,对方要求她一个人在房间内,不要告诉任何人,一直在发验证码。”李婉彤介绍,弟弟比姐姐警觉,就是因为在学校接受过反诈相关的教育,有防骗意识。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重视反诈宣传教育

如何帮助未成年人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只有让孩子树立‘遇到事情找父母’的观念,才不会给骗子可乘之机。”李婉彤介绍,很多孩子被骗,宁愿相信陌生人都不向父母求助,就是因为害怕父母。

“未成年人的家长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多给孩子普及防骗知识,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联系方式,切勿随意使用父母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资金账户进行支付。同时,为自己的手机设置安全性相对更高的支付密码,对存有大额资金的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等账号密码进行妥善管理,切莫轻易告知孩子支付密码。”林琼提示。

学校的反诈教育要跟上。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诈骗”的概念,在手机上进行的一些操作,以为只是正常的购物、交友行为,并不清楚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学校要积极联动有关部门进行反诈宣传。

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好习惯。比如,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让孩子适度游戏,快乐成长。孩子玩游戏时,尽量使用没有绑定银行信息的设备。

警方提醒,未成年人一定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的送红包、送皮肤、送装备,可能都是骗你转账的借口。另外,遇到陌生电话、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APP,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如果发现被骗,不要因为害怕而默不作声,若遇到被恐吓的情况也不要惧怕,应立即向家人反映或报警求助。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 连续光变技术来了!小米16U曝重磅信息,手机影像又要革命?

    随着7月的即将结束,今年的超大杯机型之战也将告一段落,在四款国产超大杯机型上,我们看到了各家为了提升影像表现做了不少努力。正当这些技术还未完全捂热时,有业内人士透露明年初发布的小米16 Ultra即将搭载连续光变技术,让手机长焦的表现再上一层楼。(图片来源:@数码闲聊站)但说实话,连续光变技术并非第

    2025-04-23 07:02:00
  • 欢乐过暑假,安全健康不放假

    暑假期间,孩子们宅家吃喝、外出玩乐时,如何做好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关于暑假期间安全与健康的几点注意事项,家长和孩子请关注。我们常说“每逢佳节胖三斤”,到了暑假、寒假的时候,很多孩子可能都不止胖三斤,而过度肥胖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一定危害。防止孩子暑期长胖,想就这几点提醒家长。一是要保证孩子规律作息

    2025-04-23 07:02:00
  • 合肥一中、六中、一六八中……多所高中传来消息

    盛夏时节,中考学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喜讯。7月20日至21日,合肥多所高中举办新生报到活动,将崭新的录取通知书送到高一新生的手上。各具特色的开学“大礼包”、热情答疑的学姐学长、温馨周到的教师建议都在助力这届高一学子顺利迈入新阶段。01新生报到“大礼包”满载关怀与祝福一纸录取通知书,从设计到制作,蕴藏其

    2025-04-23 07:02:00
  • “小朋友,借你的电话手表用一下,我的手机没电了”

    暑假期间,青少年上网时间大幅增加,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也趁机“上线”。近期,全国各地已有多名学生遭遇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部分家庭遭受较大财产损失。手机没电+借用电话手表=诈骗近日,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公安局兴隆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专门针对小学生的电话卡盗窃案,该案中被盗电话卡被用于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经

    2025-04-23 07:02:00
  • 陕西19岁高考生失联超一周

    7月12日,陕西汉中的杨女士向记者反映,她的儿子彭宇轩是一名高考复读生,今年19岁。6月底,孩子称到西安打暑假工,但后来她才得知人到了缅甸,如今失联超一周。杨女士透露,10日凌晨2时许,她还意外拨通过儿子的手机,接电话的是一个缅甸人,对方称手机卡是别人给的,但未说明他儿子去向,此后再拨打就无法接通。

    2025-04-23 07:02:00
  • 严防溺水!10条安全提醒转给师生家长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游泳戏水成为青少年消暑的热门选择但风险隐患也暗藏其中家长们要绷紧防溺水这根弦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严防溺水事故发生这些防溺水知识和孩子一起来看来源|文案整理自中国消防微信公众号、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2025-04-23 07:02:00
  • 华为暖心之举:以爱之名,守护外婆的珍贵回忆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华为授权服务中心却因一位女孩的突然到访而变得格外不同。她行色匆匆,手中紧紧握着一部有些陈旧的老款型号手机,仿佛那是她此刻最珍贵的依靠。女孩焦急地向工作人员倾诉,这部机是她外婆的,如今却因为意外进水导致无法开机了。而手机备忘录里,藏着外婆多年来记录下的点点滴滴,女孩心急如焚,生

    2025-04-23 07:02:00
  • 一未成年人曾遭遇霸凌并再次被滋扰?重庆警方通报

    7月9日,重庆忠县公安局就网传“一未成年人曾遭遇霸凌并再次被滋扰”发布警情通报:经核实,2025年5月1日,吴某(男,15岁)被何某(男,16岁)等5人殴打。我局于当日将何某等5人抓获归案,以涉嫌寻衅滋事罪依法对何某、喻某(男,16岁)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责令郑某(男,15岁)、岳某(男,15岁)

    2025-04-23 07:02:00
  • 身体衰老,皮肤先知!新研究:八子补肾可改善皮肤松弛,对抗衰老

    “树老根先枯,人老肾先衰”,这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中医对衰老的核心认识。而当身体开始步入衰老进程时,最先向我们发出信号的,往往是我们最外层的器官——皮肤。松弛、下垂、皱纹加深、干燥缺水,这些皮肤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岁月流逝的印记,更是身体内部功能状态变化的直观反映。面对皮肤衰老,我们能否从身体内部着手,

    2025-04-23 07:02:00
  • 招办主任来了!手把手教你填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乎考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抉择。如何选择院校?专业与志趣如何兼顾?怎样把握AI(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为切实服务广大考生、家庭,日前,《中国教育报》推出“你好!大学”·招生季探校节目,记者带着家长和考生们的问题,走进8所知名高校,进行全方位探访,并邀请相关负责人,围绕招生政策亮点、新

    2025-04-23 0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