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

2025-06-16 16:08:00 围观 :0次

天山北麓,美丽绿洲,四通八达,人文荟萃。

新疆乌鲁木齐,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枢纽重镇,见证了多种文化、族群在此汇聚、交流、碰撞、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从而也更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从千年前守护丝路安宁,到近代蒙受国难不屈不挠;从抗战时中国共产党播撒革命火种,到新中国发展引来无数建设者……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浸染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

开放风劲,潮涌天山。进入新时代,乌鲁木齐凝心聚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绘就开放自信万千气象。

多元一体贯古今

清晨,第一缕曙光透过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照亮乌鲁木齐市。市中心西大桥上的石刻虎头狮纹兽双目圆睁,在霞光映照下显得更加威武勇猛。

这些石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距市区300多公里的阿拉沟墓葬出土的2400多年前黄金牌饰纹样图案。在古代文化中,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寄寓着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祈愿,彰显乌鲁木齐千年文韵绵延不绝。

“万家烟火暖云蒸,销尽天山太古冰”“到处歌楼到处花,塞垣此地擅繁华”……清代学者纪晓岚曾在乌鲁木齐生活,记录下当时各族群众共融共存、安居乐业的繁华盛景。

乌鲁木齐,自古是连接东疆、北疆、南疆的交通枢纽。阿拉沟墓葬出土的漆器和凤鸟纹丝绣,揭示了早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当地居民已与中原联系密切。

而天山脚下的乌拉泊古城,是乌鲁木齐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址。饱经沧桑的古城墙、角楼和瓮城,每一块历经千年的砖石都在诉说历史积淀与文化魅力。

学界认为,乌拉泊古城是唐轮台县城所在地,发挥保障丝路北道贸易顺畅和区域安宁重要功能。“乌拉泊古城不仅是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更是阐释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绝佳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说。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爱国精神始终激励各族人民共同书写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壮阔史诗。

“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晚清时,沙俄侵占伊犁、阿古柏集团祸乱新疆,爱国名将左宗棠发出慷慨宣言,率兵收复新疆。

100多年后,乌鲁木齐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内,巨型左宗棠汉白玉雕像巍然屹立,目光深邃。游人至此,感佩中华儿女誓死守护祖国山河的震撼力量。

岁月流转间,忠魂化作民族团结的精神火炬,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种子深植于天山南北,各民族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薪火世代传承。

走进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1000多家商户,汉、维吾尔、蒙古、回、哈萨克等多个民族比邻而居、亲如一家。艾德莱斯绸与哈萨克族刺绣同台展示,烤包子与茶叶蛋香气交织,商户们自发组成“双语互助小组”,维吾尔族店主教汉族邻居学习日常维吾尔语,回族商户分享经商经验,不同民族的智慧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多民族共居共生灿烂历史,让乌鲁木齐成为“文明交融的活态博物馆”;处处和谐场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添生动注脚。

红色精神映天山

红顶黄墙,青砖围腰,一座风格别致的二层小楼,静静矗立在乌鲁木齐市胜利路392号。

这里曾是抗战时期至关重要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以陈云、邓发、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来到乌鲁木齐,创办报刊、开展教育培训、组织文艺演出,带领新疆民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如今,这座小楼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麻雀、麻雀,叽叽叫叫,飞来飞去,飞到我们监牢……”这是当年共产党人在狱中广为传唱的童谣《麻雀》。站在泛黄的曲谱前,讲解员卢臻为在场游客深情吟唱。

“我的太爷爷也参加过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右腿被弹片削伤。”卢臻说,受家庭影响,她决心传承红色精神,选择做一名红色讲解员,“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希望让每位参观者从红色故事中享受精神之旅”。

红色文化跨越时空,焕发崭新活力。

进入新时代,乌鲁木齐加强红色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成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毛泽民故居红色基因库建设,挖掘整理革命文物背后故事并制作《红色大管家——毛泽民》等系列微视频在线上推广,推出一批红色主题旅游线路,吸引八方来客追寻红色足迹,感悟信仰力量。

“红色文化构成乌鲁木齐城市文化内核中最凝聚人心的部分,激励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共建美好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重要作用。”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买玉华说。

“红湖”“俞秀松路”“林基路大道”……走进有着“抗大第二”之称的新疆大学,校园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红色文化气息。百年来,新疆大学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承担着为边疆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

报效祖国,建功西部。曾是山东聊城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如今在新疆大学工作的姚立宁立志扎根新疆:“新疆是拥有光荣传统的热土,我将以新疆的红色精神为滋养,砥砺奋进、报效国家、建设边疆,在这片土地继续发光发热。”

向西开放涌新潮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乌鲁木齐便以“咽喉之地”发挥连接天山南北及东西方互动交流的纽带作用。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见证丝绸之路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东西方贸易繁荣、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盛景。

如今,千年丝路,再续辉煌。

奔腾的班列、飞驰的汽车与翱翔的飞机,共同奏响乌鲁木齐“亚欧黄金通道交响曲”。

晨光微露,启用不久的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张开怀抱,欢迎八方来客。其造型如“山”字,与远处天山轮廓遥相呼应,屋顶线条灵动,让人联想到绵延起伏的丝绸之路。这座相当于25个足球场大小的建筑,每年可吞吐4800万人次旅客与55万吨货邮,大幅拉近乌鲁木齐与世界的距离。

与此同时,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列列中欧班列只争朝夕、满载“中国制造”从全国各地驶来。有的稍稍驻足,便径直向西出境而去;有的稍作停留,满载的集装箱被卸下后,转运至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搭乘航班“飞”出国境。

“乌鲁木齐正快速融入全球物流网络洪流。”新疆天翼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时俊深有感触,“这里已有31条通达欧亚的货运航线,正加快形成‘立足新疆、贯通全国、辐射欧亚’的物流体系。”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考察时指出:“过去是内陆的一个省份,现在有了‘一带一路’就不同了。这里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成为一个核心地带,成为一个枢纽地带。”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国际“朋友圈”愈发活跃,乌鲁木齐,如今在“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加持下,不断将丝路精神发扬光大,人文交流焕发更大活力。

走在乌鲁木齐大街小巷,不止抓饭、烤肉、大盘鸡等新疆菜独领风骚,鲁、川、粤、苏、闽、浙、湘、徽等全国各地美食处处飘香,更有哈萨克斯坦的面粉、俄罗斯的蜂蜜、格鲁吉亚的红酒等外国食物被端上餐桌,尽显美食大都会的国际范儿。

作为方圆1500公里最大的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展现的高水平开放与包容性发展,持续吸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到此研学、旅游,推动文明互学互鉴。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欧斯曼扎诺娃·玛丽卡姆从小喜欢看中国电影,并喜爱上了中国文化。2017年,她来到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师范大学学习中文,从本科一直读到硕士,“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老师,做两国之间的文化使者”。

来自韩国的美发师安钟旭在乌鲁木齐工作生活了20多年,不仅收获了稳定事业,还组建了跨国家庭。“这里很包容,我虽不是新疆人,但心属于新疆。”他说。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乌鲁木齐立足亚欧大陆枢纽节点,依托通达世界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关文章

  • 广州榄核镇多维纪念冼星海诞辰120周年,湾区联动传承“星海精神”

    2025年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20周年,也是《黄河大合唱》诞生86周年。记者了解到,作为冼星海的故里,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近日策划并开展多项纪念活动,旨在传承星海精神、延续红色文化血脉。活动海报 9月5日,该镇于南沙区少年宫举办“星海光影 湾区之声”主题文化活动,成为系列纪念中的高潮部分,展现榄核

    2025-06-16 16:08:00
  • 讴歌抗战精神 描绘和平愿景

    笔刀为枪,丹青铸魂。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8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创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

    2025-06-16 16:08:00
  • 弘扬伟大精神 推进复兴伟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之六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弘扬伟大精神 推进复兴伟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之六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周圆、唐诗凝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一部民族精神的熔铸史。1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一个个刻进历史丰碑的名字,是中华民族的永恒灯塔,是托举国家前行

    2025-06-16 16:08:00
  • 七夕新疆赛里木湖婚姻登记爆火,有人提前1天搭帐篷通宵排队,官方:在此办理结婚证的新人,景区终身免门票

    为在七夕当天顺利领到结婚证,不少新人早早就开启筹备模式。各地民政局也为迎接领证高峰,纷纷推出特色服务,让这个传统佳节成为爱情的美好见证。新疆赛里木湖 | 上百对新人提前一天排队领号,还有人搭帐篷过夜七夕佳节,“爱情圣地”新疆赛里木湖再度迎来婚姻登记高峰。为在七夕当天成功领取结婚证,不少新人提前一天就

    2025-06-16 16:08:00
  • 百里瑶山架起“同心桥”

    连南成为展示岭南文化同根同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窗口。吴彦 摄连南特色节庆活动成为吸引八方来客、促进各族群众相聚交融的重要载体。黄津 摄中国南方民间说唱交流展演在连南举行。图为贵州侗族琵琶弹唱《移民新村喜事多》。曾亮超 摄港澳青年体验连南瑶族文化。吴彦 摄2025年“同心杯”粤港澳青年足球篮球邀

    2025-06-16 16:08:00
  • “向党工作站”走基层系列活动走进“油城”

    “从‘我为祖国献石油’到‘我为人民守钱袋’,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报国的青春誓言!”8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克拉玛依石油分行城南支行客户经理丽娜的演讲将“向党工作站”走基层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当天,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向党工作站”走基层系列活动在“油城”克拉玛依市举行。来自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的

    2025-06-16 16:08:00
  • 第二届新疆全民阅读大会在喀什举行

    本报讯(记者李婧璇 范燕莹)8月23日,以“培育读书风尚 共享现代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新疆全民阅读大会在新疆喀什市开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常勃,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和,新疆维吾尔

    2025-06-16 16:08:00
  • “夜游船政”推出闽剧表演 水镜广场音乐喷泉成网红地标

    闽剧演员与游客互动。近日,中国船政文化园区迎来了一场闽剧盛宴,福州市马尾区海峡闽剧团的演员们献上了闽剧夜场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是“夜游船政”新推出的文旅体验项目。“百年船政与非遗闽剧的相遇,既是一场历史与非遗的时空对话,也是‘船政夜精彩’的灵魂所在。”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2025-06-16 16:08:0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星火长明”实践团走进遵义

    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21日电 2025年暑假期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星火长明”实践团走进遵义,开启以 “宣扬红色革命故事,传承英雄楷模精神”为主题的红色之旅,在实践中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本次活动围绕“重走转折之路”“对话时代楷模”“点亮童心传承”三大板块,融合当地红色资源和时代楷模先进事迹,通

    2025-06-16 16:08:00
  • 祁阳:志愿者送文化进村 农家书屋化身欢乐课堂

    红网时刻新闻8月20日讯(通讯员 曾莉莉 陈正)8月18日,祁阳市文联的志愿者们走进七里桥镇宝旺村的农家书屋,开展“文润乡村·艺暖农家”的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许多孩子前来参加,小小的书屋变成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乐园。活动现场,书屋被巧妙分为三个区域。剪纸区里,志愿者示范着对折、剪裁的技

    2025-06-16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