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假如我的诊断和AI不一样,病人听谁的?”仁济院长夏强灵魂提醒别低估AI

2025-07-28 06:04:00 围观 :0次

当顶尖医生面对AI,有时会碰撞出特别的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夏强,昨天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分享了一个故事:不久前,他在门诊给一位病人看病,在完成所有检查、给出诊断建议后,病人说:“夏医生,您的诊断和我从AI那里查到的一模一样。”

一时间,夏强不知该如何回应:“我想了很久,搞不清他是想表扬我,还是别的意思。”

中国的医院可能是全世界应用AI最为领先的医院,但AI对于医疗的冲击可能才刚刚开始。昨天和夏强一道出席这场“智领医界 AI创未来”医疗人工智能论坛的多位专家认为,AI将在根本上改变医疗,但目前医疗界对AI的讨论可能过多地集中在技术层面,却低估了它对整个医疗生态的颠覆性影响。未来如何当医生?如何办医院?这些话题应该被更广泛、更深入地讨论。

院士圆桌讨论现场

在论坛的“院士圆桌”环节,与夏强一同对话的,还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原所长陈凯先、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葛均波、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等三位中科院院士,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这些既有极高学科造诣、同时也作为高级别管理者的专家,对“AI+医疗”的观点兼具视野高度和前瞻性。

回到开头的故事,夏强说,他当时还有一个联想:假如他的诊断和AI不一样,“不知道病人是会听我的,还是听AI的”?

夏强(左)和郭毅可

这其实并不是一句玩笑。据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的研究,现在AI的诊断水平虽还比不过顶尖医生,但已接近医疗界的平均水平。未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医生、患者和AI的关系可能会出现深刻变化。

郭毅可在发言中进一步讨论了这种可能性。他认为,AI带给医院的变革,绝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实际上,随着科学界不断从分子、细胞、组织等层面推进生命的数字化进程,未来医疗的基础将和现在大有不同。如果病人的病史、包括日常生理指标都被数字化并共享给AI,那么自动化、个性化的AI诊疗就会变成现实。患者如果感觉不适,来院前很可能会先找AI,医院则成为了第二选择。此时,医院该如何应对,是不是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从“等着病人找医生”变成“医生找病人”?

谈到“AI赋能医学”,陈义汉表示,这个判断低估了AI,更确切的说法是:AI正在重塑医学,也将引领医学的未来。在他看来,因为AI,医学如今每一年的变化,抵得上过去十年,未来十年则可能超过过去一百年。目前,AI正在帮助医生进行疾病预测、检查、诊断等技术性工作,包括读片和拟定治疗方案。但从医院整体建设和管理出发,AI的应用和讨论还远远不够,陈义汉认为:“AI将成为未来智慧医疗的核心、关键和底座。”

AI问答的质量已经媲美医生。

对于医疗AI,葛均波和陈凯先也都认为,AI不仅是医疗的工具,更会全过程、全链条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他们期待从源头上促进医疗AI创新,包括完善数据资源供给,加强场景应用。

讨论中,夏强还提到了本月早些时候医疗界的一项重大进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在完全没有人工介入的情况下,完成了多例胆囊切除手术。夏强说,目前主流的手术机器人说到底只是医生的“提线木偶”。未来,如果这类全自动手术技术进一步普及,医院还会是医院吗?还需要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体系吗?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区,一台手术机器人正在演示剥蛋壳。(文汇报记者 袁婧/摄)

郭毅可现场回应说,他的团队也开发了类似手术技术,并带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展。在他现场播放的视频中,一位机器人正用它镊子般的手指给一枚鹌鹑蛋剥壳,蛋白外的薄膜完好无损。郭毅可解释说,这个操作和胆囊手术很相似。这台以大模型驱动的机器人,操作精度达到了微米级:“中国医疗AI技术和美国的差距非常小。我期待世界第一家真正的AI医院出现在上海。到时候,我会来上海看病。”

相关文章

  • “90后”高校辅导员的“十二时辰”!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暖了学子的青春路

    N海都见习记者 何丹莹/文 受访者供图“当时我挺着五个多月的孕肚,凌晨1点在医院走廊守着,直到学生缝完针、家长赶过来,才松了口气。”回忆起2021年国庆节前的那个深夜,福建理工大学辅导员吴心宇至今仍印象深刻。那天,她班上一名女生因肠胃炎、低血糖从床上摔下,后脑勺出血昏迷,作为辅导员的她,成了学生最依

    2025-07-28 06:04:00
  • 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9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

    2025-07-28 06:04:00
  • 科技赋能 高校开学迎新活动亮点频现

    【来源:湖南民生网_教育培训_热点发布】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全国各高校近日陆续开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新生入学活动注入更多的“科技感”。人形机器人缓抬双臂,摆出“比心”姿势,与刚步入校门的新生一一打招呼,并实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这是山东大学秋季迎新现场的一幕。山东

    2025-07-28 06:04:00
  • 一换季就过敏? 医生提醒易过敏人群切勿“忍忍就好”

    一换季就过敏?医生提醒易过敏人群切勿“忍忍就好”,换季要做好过敏预防和调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2025-07-28 06:04:00
  • 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王驿钢8月29日,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通报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精心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凝心聚力、奋勇争先,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杨跃伟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

    2025-07-28 06:04:00
  • 潮评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当“慢工出细活”

    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程振伟图源:视觉中国秋日伊始,杭州率先迈出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一步——从新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将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每个学年不少于10课时,并同步发布课程纲要和教师素养框架。这一举措不仅走在全国前列,更展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教育理念:人工智能教育不应是应试的附庸,而应是素质

    2025-07-28 06:04:00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5暑期托管班温情结业,金秋助学同步启航护成长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冯梦瑄 文/图)7月14日,由工会精心筹备的“暑期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顺利开班。自开班以来,托管班凭借贴心的服务与丰富的安排,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共接收111名职工子女入班。在这一个多月的时光里,孩子们在专业老师无微不至的照料和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度过了一

    2025-07-28 06:04:00
  • “速度➕温度” 杭州这位警察蜀黍的公主抱又快又稳

      近日,萧山盈丰街道,一名外卖小哥骑行时撞上护栏脚被划开道口子,外卖小哥向民警徐康远求助,徐康远为小哥初步止血,考虑到安全因素,徐康远当即叫了一辆网约车,徐康远将小哥抱上车,并骑上摩托车引路前往医院,到达医院后,徐康远抱起外卖小哥冲向急诊室,为这位民警叔叔点赞!

    2025-07-28 06:04:00
  • 智元发布新品灵犀X2-W,宇树科技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预告海报,机器人ETF(159770)涨超1.3%,云天励飞-U涨停

    8月22日,A股三大指数截至午间收盘集体上涨。热门ETF方面,机器人ETF(159770)截至午间收盘涨1.37%,换手率2.99%,成交额突破2.16亿元。成分股方面,云天励飞-U涨停,天准科技、雷赛智能等跟涨。资金流向来看,Wind数据显示,该ETF昨日获资金净流入超3800万元。此外,截至8月

    2025-07-28 06:04:00
  • DeepSeek再度涨价;Meta已暂停AI人才招聘;全球首份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万台订单”签署

    【观网财经丨智能早报 8月22日】 DeepSeek再度涨价,即将取消夜间优惠8月21日,据DeepSeek官方公众号消息,DeepSeek-V3.1正式发布。本次升级包含以下主要变化:混合推理架构:一个模型同时支持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更高的思考效率:相比DeepSeek-R1-0528,Deep

    2025-07-28 0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