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文化新地标!济阳七大文化场馆点亮北部中心城区新生活

2025-08-19 10:34:00 围观 :0次

在黄河河畔的济阳,正吹起一股文化新风,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城市面貌,丰富着百姓生活。今年是济南北部中心城区建设的关键年,而济阳区的七大文化场馆,就像一串闪亮的明珠,不仅串起了济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点亮百姓精神生活的强力引擎。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共同绘就了济阳“文化强区”的动人画卷。

家门口的“时光穿梭机”

济阳区博物馆,文物的“守护者”,历史的“讲述者”。这里是济阳历史文化的核心殿堂,肩负着保护珍贵文物、传承千年文脉的重任。2024年,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成功举办了23场高规格展览,特别是围绕“济阳@黄河”主题的系列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参观团,全年参观人数突破23万!馆内精心设置了5个常设展厅和多个临时展览,系统展示了济阳从古至今的文明演进历程。同时,文物保护工作扎实进行,让沉睡的文物在专业呵护下焕发光彩。

三官庙汉墓博物馆,触摸汉代石刻,感受考古魅力。这座山东最大的双墓道汉代画像石墓本身就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迹。博物馆以保护和展示这些精美的汉代画像石为核心使命。通过专业的保护措施和利用全息投影、AR互动等现代技术,游客得以安全、清晰地近距离感受汉代石刻艺术的精湛与历史厚重感,体验一场生动的“考古发现”之旅。2025年五一试开放,便成为市民了解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济水韶音博物馆,留住农耕记忆,传承乡土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收集、保存和研究鲁北地区的农耕文化遗产。馆内展陈的千余件老农具和精心复原的鲁北民居实景,是乡土历史的活态见证。通过粉皮制作、豆腐工坊等体验项目,生动再现了传统农耕生活方式,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先民的智慧,传承宝贵的农耕文化记忆。2025年,“红色教育宣讲团”将党史故事融入其中,赋予了农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济水春秋博物馆,典藏济阳记忆,弘扬传统美德。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馆内珍藏着诸如诰命圣旨、珍贵碑刻拓片等重要历史文物,是研究济阳地方史的实物宝库。其常设的“诚信之路”“勤劳之光”主题展,巧妙地将济阳历史上的诚信人物、勤劳故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通过历史文物和史料,生动诠释了传统美德在济阳的延续,让参观者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吸引海峡两岸学子研习黑陶制作,也体现了对传统工艺传承的重视。

老百姓的精神“充电站”

济阳区文化馆,百姓舞台搭起来,公益课堂火起来!文化惠民演出是文化馆的重头戏!2025年,馆里精心组织的国家级非遗“济阳鼓子秧歌”和省级非遗“董家伞棍鼓舞”队伍,不仅在省非遗月启动仪式上大放异彩,震撼全场,更坚持“送戏下乡”“进社区”,全年惠民演出超百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准的传统文化表演,感受黄河文化的磅礴魅力。同时,公益艺术培训更是惠及千家万户!馆内常年开设丰富多彩的免费公益培训班,涵盖黑陶制作、泥塑、书画、舞蹈、声乐等多个门类。这些培训不仅传授技艺,更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点燃了大家的艺术热情。

济阳区图书馆,智慧阅读,好书随时看!读书越来越方便了!2024年加入泉城图书馆联盟,一张卡就能通借通还全市的书。更棒的是,在全市率先推出了24小时移动图书馆,把240册图书送到政务大厅、社区门口,阅读真正“零距离”。2025年暑假,图书馆和美术馆联手推出“少儿水墨画公益课堂”,每天吸引上千名大小读者,成了亲子文化休闲的热门地!

济阳区美术馆,艺术润心田,对话全世界!艺术爱好者有福了!2025年推出的“李长三【画说济阳】作品展”,200多幅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生动描绘了济阳的风土人情,引发市民强烈共鸣。这里还经常举办国际艺术交流活动,比如参与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让济阳艺术家的声音也能传向世界。

惠民又兴业,城市添活力

这七大文化场馆,远不只是几栋漂亮建筑,它们是真真切切的惠民工程、发展工程!通过文旅融合,带旺人气,济阳巧妙地把博物馆、非遗工坊、采摘园等串成线。2025年五一推出的“非遗体验+农耕采摘”路线,一下就吸引了2万多游客,带动农产品销售超百万元!玩得开心,农民也增收,一举两得。同时带动周边,创造价值,文化场馆的“溢出效应”很明显!比如,三官庙汉墓博物馆周边正规划建设一个150亩的文旅综合体;济阳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黄河五彩陶”在省里获了奖,一年能卖200多万元!文化资源在保护传承中焕发了新生机,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真真正正实现了城市升级,文化铸魂,在建设北部中心城区的路上,文化是济阳最亮的底色和最深的底气。从精心保护文物、挖掘历史内涵,到搭建百姓舞台、开展公益培训,再到智慧化服务和文旅融合,这七大场馆就像七盏明灯,照亮了济阳建设“文化强区”的道路,也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济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

未来,济阳将继续深挖文化这座“富矿”,精心守护历史文脉,大力开展文化惠民,让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在新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文化篇章!

记者:王静静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 通讯员:刘婉丽

相关文章

  • 祁阳:志愿者送文化进村 农家书屋化身欢乐课堂

    红网时刻新闻8月20日讯(通讯员 曾莉莉 陈正)8月18日,祁阳市文联的志愿者们走进七里桥镇宝旺村的农家书屋,开展“文润乡村·艺暖农家”的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许多孩子前来参加,小小的书屋变成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乐园。活动现场,书屋被巧妙分为三个区域。剪纸区里,志愿者示范着对折、剪裁的技

    2025-08-19 10:34:00
  • 文化新地标!济阳七大文化场馆点亮北部中心城区新生活

    在黄河河畔的济阳,正吹起一股文化新风,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城市面貌,丰富着百姓生活。今年是济南北部中心城区建设的关键年,而济阳区的七大文化场馆,就像一串闪亮的明珠,不仅串起了济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点亮百姓精神生活的强力引擎。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共同绘就了济阳“文化强区”的动人画卷。家

    2025-08-19 10:34:00
  • 王军:数字文旅正在牵引着行业做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 博鳌快讯

    2025博鳌文商旅暨康养大会·现场快讯:8月14日下午,2025博鳌文商旅暨康养大会在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召开,伟光汇通集团董事/总裁王军的演讲主题为“文化守正,数智创新,共创文旅新价值”。他提到,在全球信息化的潮流下,大城市、小城市在信息获取方面已经没什么差别,大家的信息基本上是相同的。而文

    2025-08-19 10:34:00
  • “王不留行籽”给耳朵点穴 世运会外国运动员体验中医“神奇”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四川在线记者 张红霞8月12日,成都轮滑运动场馆(成都国际轮滑中心)内,来了一支特殊的服务队。他们摆开条桌,放上各类中医用品,为赛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送来特色中医诊疗服务,不少参加比赛的外国运动员被吸引,好奇地上前体验。“哇!这个按摩太神奇了!”一位外国的垒球技术官员体验

    2025-08-19 10:34:00
  • 成都世运会|从大运到世运,成都“世界赛事名城”范儿更足

    新华社成都8月13日电(记者陈地、董小红)2023年夏天,成都大运会圆满举行,留下了恒久的缤纷记忆,也留下了一个活力绽放的新成都——增长的经济、更通畅的交通、更美观的街景以及更加开放包容的人们……两年后,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第12届世界运动会正在成都火热进行。延续了大运会“简约、安

    2025-08-19 10:34:00
  • 充实稳就业惠民生政策工具箱 让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开栏语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四稳”定调下半年宏观政策的重要目标。上海证券报今日起推出“‘四稳’看落实”栏目,通过梳理中央和地方的系列举措,展现政策落实、落地、落细的进展与实效。◎记者 陈芳今年以来,宏观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推动更多资

    2025-08-19 10:34:00
  • 上海市中心深夜排长队!秒光,根本抢不到…有人通宵等早班地铁回

    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坊友们一定不会陌生吧这场展览可谓魔都最火爆款之一(点击下列标题回顾详情↓)>>>上海人太拼了!20万全部抢空!网友:万万没想到…>>>39℃热化,上海太阳底下竟排起长队!汗流得再狼狈也值,毕竟"抢到了"↗>>>准备开抢!上海最火"爆款"之一,无数人曾39

    2025-08-19 10:34:00
  • 许鸿飞雕塑带来地域与文化的对话

      “晋韵欢歌·舞动龙城——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太原站,8月8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展,展开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对话。  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2013年开启,许鸿飞带着标志性的“肥女”系列雕塑走遍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68站展览。他的作品打破艺术与公众的隔阂,将艺术融入生活,展示中国雕塑艺术的独特魅

    2025-08-19 10:34:00
  • 三亚市海棠区以数字地名为牵引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正愁找不到芒果园呢,一扫路牌,果园定位、购买链接全有了!”7月26日,在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游客王先生体验了“会说话”的数字路牌后惊喜地说。据了解,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海棠区将数字地名深度融入公共服务、乡村旅游和产业振兴,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地名、文化助力振兴”的新路。三亚升昌村的“芒海路”

    2025-08-19 10:34:00
  • 波哥开播|七年之“养” 凤池花开

    一个亿元村在人文领域的七年之“养”,在南海大地上绽放出怎样的人文之花?闲话少说,波哥开播!7月25日,为期一个月的凤池第七届和美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波哥发现,这个“小村”办的“大节”一点都不简单。七年的时间里,这里不仅“养”出一场热闹的文化盛宴,更成为“人文南海”建设的基层范式。凤池社区第七届和美文

    2025-08-19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