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三亚市海棠区以数字地名为牵引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025-07-28 10:39:00 围观 :0次

“正愁找不到芒果园呢,一扫路牌,果园定位、购买链接全有了!”7月26日,在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游客王先生体验了“会说话”的数字路牌后惊喜地说。

据了解,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海棠区将数字地名深度融入公共服务、乡村旅游和产业振兴,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地名、文化助力振兴”的新路。

三亚升昌村的“芒海路”路牌。(海棠区民政局供图)

“一码通达”,服务零距离。海棠区运用无人机、GIS等技术,系统梳理全区852个农村居民点、600多家民宿、66个物流站点、683条乡村道路等2876个点位信息,同步至国家库及导航平台。在全区88条乡村道路上,161块醒目的三维码路牌已覆盖旅游干道和村口。手机一扫,地名的历史、文化,周边景点、公交站点、便民服务,甚至芒果直购链接、线上政务办理入口(如海易办)等信息瞬间呈现。

地名“活”起来,乡村游“火”起来。海棠区将独特文化基因“写”进地名。藤海社区围绕冲浪文化,命名了“帆巷”“鲸鱼巷”“浪屿路”等,配以海浪墙绘,打造“国际冲浪文化走廊”,每年吸引上岛游客超百万人次。北山村则深挖黎锦非遗宝藏,命名“黎锦东路”“黎锦中路”等,沿街设置黎锦展示橱窗,结合“地名故事”线上打卡活动,吸引网红博主探秘传播。“堂燕路”“古榕巷”等饱含乡土记忆的名称,不仅增强村民认同感,更成为游客打卡热点。

“芒”字铺路,土特产畅销四方。升昌村将“芒海路”“金芒街”等“芒”字地名打造成产业品牌“活广告”。文旅部门策划的“芒果节”“采摘季”,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果农及关联产业增收超千万元。“地名研学路线”引导青少年走进田园,形成“文化引流—产业消费—村民增收”的良性循环。(文/林芬 秦庭)

(海南日报)

相关文章

  • 度小满“青年小店榜样计划”丽水站活动 助力青年小店提高营收

    创业青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他们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度小满长期以来聚焦青年群体的创业需求,结合他们的需求痛点打造特色金融服务,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半径,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近期,度小满“青年小店榜样计划”丽水站活动启动,度小满为青年提供多维度创业支持,助力乡村特色产业蓬

    2025-07-28 10:39:00
  • 失踪十多天后,他的遗体被发现

    一名中国游客近日在土耳其著名旅游区费特希耶徒步旅行时失踪,当地出去数十名救援人员搜寻,9月6日发现了他的遗体。事发地区风景优美,但地形复杂,这些年来有多名游客徒步时丧生。据当地媒体报道,30岁的中国游客许文凯(音译)到土耳其穆拉省的费特希耶旅行,那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地中海海岸、蝴蝶谷和吕基亚古道

    2025-07-28 10:39:00
  • 广州榄核镇多维纪念冼星海诞辰120周年,湾区联动传承“星海精神”

    2025年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20周年,也是《黄河大合唱》诞生86周年。记者了解到,作为冼星海的故里,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近日策划并开展多项纪念活动,旨在传承星海精神、延续红色文化血脉。活动海报 9月5日,该镇于南沙区少年宫举办“星海光影 湾区之声”主题文化活动,成为系列纪念中的高潮部分,展现榄核

    2025-07-28 10:39:00
  • 绘就美丽村景,留住诗意乡愁,高资街道让乡村成为美好生活向往之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点任务。近年来,丹徒区高资街道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标尺,靶向攻坚补短板,长效管护固成果,不断提高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时美到时时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

    2025-07-28 10:39:00
  • 双争光荣榜|张占兵:发展鲜食玉米产业 助力村民稳定增收

    张占兵,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张家口禾久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坚持“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带领企业积极变革成为鲜食玉米行业领军者;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带动1909户村民实现稳定增收。2021年获评“中国好人”。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2025-07-28 10:39:00
  • 百里瑶山架起“同心桥”

    连南成为展示岭南文化同根同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窗口。吴彦 摄连南特色节庆活动成为吸引八方来客、促进各族群众相聚交融的重要载体。黄津 摄中国南方民间说唱交流展演在连南举行。图为贵州侗族琵琶弹唱《移民新村喜事多》。曾亮超 摄港澳青年体验连南瑶族文化。吴彦 摄2025年“同心杯”粤港澳青年足球篮球邀

    2025-07-28 10:39:00
  • 河北:产业援藏 把高原特色资源变成民生福祉

    党中央作出对口支援西藏的重要战略决策以来,河北省务实推进产业援藏。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援藏队员进驻阿里地区日土县开始,就把推动白绒山羊产业发展,帮助农牧民增收作为产业援藏的重点,如今羊绒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几十元提升到三百多元,这一产业也逐渐成为农牧民增收的“白色银行”。这几天,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的

    2025-07-28 10:39:00
  • “夜游船政”推出闽剧表演 水镜广场音乐喷泉成网红地标

    闽剧演员与游客互动。近日,中国船政文化园区迎来了一场闽剧盛宴,福州市马尾区海峡闽剧团的演员们献上了闽剧夜场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是“夜游船政”新推出的文旅体验项目。“百年船政与非遗闽剧的相遇,既是一场历史与非遗的时空对话,也是‘船政夜精彩’的灵魂所在。”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2025-07-28 10:39:00
  • 2025年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征集申报工作开始 符合要求可积极申报

    为进一步提升陕西省银发经济产业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引导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陕西省民政厅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度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征集申报工作。据悉,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申报范围如下:适老产品,主要包括老年服装服饰、日用辅助产品、养老照护产品、健康管理与促

    2025-07-28 10:39:00
  • 祁阳:志愿者送文化进村 农家书屋化身欢乐课堂

    红网时刻新闻8月20日讯(通讯员 曾莉莉 陈正)8月18日,祁阳市文联的志愿者们走进七里桥镇宝旺村的农家书屋,开展“文润乡村·艺暖农家”的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许多孩子前来参加,小小的书屋变成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乐园。活动现场,书屋被巧妙分为三个区域。剪纸区里,志愿者示范着对折、剪裁的技

    2025-07-28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