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盛夏来临,如何正确使用空调

2025-07-21 10:42:00 围观 :0次

正值盛夏,随着气温的升高,空调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很多人对空调的使用存在误区,要么过度依赖导致健康问题,要么因担心耗电而强忍高温。如何正确使用空调,兼顾健康和节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张卫茹介绍,空调使用不当,易得空调病。呼吸道症状为鼻塞、流涕、干咳、咽喉干痛,严重时可能诱发哮喘或支气管炎;肌肉关节症状为颈肩酸痛、关节僵硬、腰背不适;皮肤与黏膜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眼睛干涩、鼻黏膜出血;全身症状表现为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儿童可能出现腹痛、腹泻。

如何科学使用空调,远离“空调病”?张卫茹从健康角度介绍,夏日吹空调,要对温度、时长与通风进行合理控制。温度设置方面,最适宜的室内温度为24至26摄氏度,过低的温度会导致血管收缩、关节受凉,老人和儿童尤其需要注意。使用时长方面,连续开空调不宜超过4小时,长时间密闭环境会导致空气浑浊、湿度降低,容易引发呼吸道不适。睡眠使用方面,夜间睡眠时建议开启“睡眠模式”,温度可上调至26至28摄氏度。如需整夜开空调,需在卧室放置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此外,颈部、腰部、膝关节及足部是易受凉的部位,开空调时可穿薄长袖衣物,膝盖盖薄毯,脚下穿棉袜,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尤其避免空调出风口对着头部或背部)。

为了预防“空调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张卫茹表示,一是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建议每2周清洗一次),避免滤网积尘滋生霉菌、螨虫,随风吹出后引发过敏;二是避免大汗淋漓时直接进入空调房,应先擦干汗水、稍作休息,再进入空调环境;三是开空调时不要让冷风直吹身体,可调整出风口方向向上,让冷空气自然下沉;四是长期在空调房活动时,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

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因担心受凉或耗电而拒绝开空调,其实过度闷热对健康的危害更大——高温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诱发中暑。张卫茹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些使用空调的建议。一是破除认知误区:高温对老年人的风险远高于适当使用空调,夏季因热射病去世的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超过60%,不必因担心“受凉”而硬扛;二是渐进式适应:初次开空调时可将温度设为28摄氏度,让身体慢慢适应,后续再根据舒适度微调,避免一开始就用过低温度;三是掌握分段使用法:每天分时段开空调(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开启),其他时间开窗通风,既保证凉爽又减少依赖;四是结合其他降温方式:开空调时可搭配风扇(摇头模式),让冷空气循环更均匀,既能降低空调负荷,又能避免局部过冷;五是请子女多关注,帮助老人设置好空调温度和定时功能,讲解过度闷热的健康风险,同时定期帮老人清洁空调,消除使用顾虑。

从节能角度,如何让空调省电与高效制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徐霞介绍了一些技巧。在省电方面,需要给空调设置合理温度。每调高1摄氏度,空调耗电量可减少6%—8%。26摄氏度比24摄氏度每天可省电约15%,且体感差异不大。此外,需要避免频繁启停。空调启动时压缩机需要较大电流,频繁开关反而更耗电。短时间离开(如1小时内)无需关空调,可将温度调高2至3摄氏度;离开超过2小时则建议关闭。

炎炎夏日,通过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让空调快速制冷?徐霞介绍,一是提前通风降温:开空调前先开窗10分钟,让室内热空气流通,同时关闭窗帘阻挡阳光直射,再关闭门窗开空调,制冷速度可提升30%。二是合理选择模式,初始阶段开启“强风”或“快速制冷”模式,温度设置为24摄氏度,待室温下降后调至26摄氏度并切换为“静音模式”。

徐霞表示,正确使用空调,既能享受舒适环境,又能保护健康、节约能源。记住“温度适宜、定时通风、清洁到位、灵活调节”这十六字诀,让空调成为夏季健康生活的好帮手。如果出现持续的“空调病”症状,建议及时到全科医学科就诊,避免小问题拖成慢性病。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 盛夏来临,如何正确使用空调

    正值盛夏,随着气温的升高,空调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很多人对空调的使用存在误区,要么过度依赖导致健康问题,要么因担心耗电而强忍高温。如何正确使用空调,兼顾健康和节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张卫茹介绍,空调使用不当,易得空调病。呼吸道症状为鼻塞、流涕、干咳、咽喉干痛,严重时可能诱发哮喘或支气

    2025-07-21 10:42:00
  • 中信建投:算力行业高景气度持续验证 估值或有提升空间

    人民财讯7月21日电,中信建投研报表示,AI算力板块催化不断。相关公司业绩预告快速增长,Meta将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几座大型数据中心。OpenAI宣布将在ChatGPT中推出一款通用型AI智能体。英伟达将恢复向中国销售H20,并宣布推出一款全新、合规的面向中国的GPU。中信建投继续推荐算力板块:一是

    2025-07-21 10:42:00
  • 雨过天晴,采摘回来吃了三大碗它,小夫妻险送命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王蕊 江晨看着雨过天晴,浙江金华磐安尖山一片“菇”意盎然,在金华打工的一对小夫妻忍不住挎着篮子进山采摘蘑菇了。谁料,采回的蘑菇竟然有毒,一锅蘑菇汤下肚后,两人双双中毒。三斤蘑菇下肚,一家三口都中招了25岁的小谢(化名)和26岁的小吴(化名)是一对来自云南、在金华打工

    2025-07-21 10:42:00
  • 果然视频丨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反诈义诊筑起“双防线”

    7月11日,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联合城阳区卫生健康局、红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岛新视界眼科医院共同举办“‘医’‘保’同行 守护蔚蓝——金融反诈进渔村,健康义诊暖民心”活动,将一场融合“金融反诈”与“健康义诊”的公益服务送到了东大洋社区老百姓的家门口。(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 刁明杰)

    2025-07-21 10:42:00
  • 小心胃炎变胃癌!检查报告出现这几个字眼,可能已经处于癌前病变了

    我国最新癌症登记数据显示胃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和死亡率的第三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胃癌虽然可怕但它并不是由正常胃黏膜细胞突然变成癌细胞的在胃癌真正找上门之前我们的胃其实已经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当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千万别不当回事可能已经处于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了01从胃炎到

    2025-07-21 10:42:00
  • 岐黄埋线术,瘦的有道理!省人民医院中医减重门诊进驻拱焦中心

    2025年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体重管理年”,为了人人关注体重,科学管理健康。7月10日,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医减重门诊进驻拱焦中心开展“中医穴位埋线减重”技术培训。培训现场,省医中医二科普彬主任细致讲解毫针下埋入的那根“特殊生物线”如何悄然唤醒人体代谢潜能。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技术培训,而是将一项传统中医减

    2025-07-21 10:42:00
  • 科学与健康丨假期护眼正当时!“视力存款”保管好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假期护眼正当时!“视力存款”保管好新华社记者顾天成、黄筱暑假来临,孩子们喜迎假期,或游览祖国河山,或参与体育锻炼。然而,补习班登场、电子屏诱惑、作息不规律……假期也可能成为视力滑坡的“危险时段”。孩子的光明未来,离不开明亮双眸。呵护好孩子的视力是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

    2025-07-21 10:42:00
  •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服务投入试运行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邢小宝“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短短八个字却道出了一旦生病住院,家庭所需要面临的压力。为破解住院患者生活照护难题,近日,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应运而生。目前,该院在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一病区、神经内科三病区、西院区老年医学科、西院区神经内科六个科室,率先提

    2025-07-21 10:42:00
  • 高温天气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医疗专家组成“智囊团”为市民送上“硬核”防暑指南

    近期,持续的高温热浪席卷沈城。为帮助市民科学应对酷暑,6月25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高温天气预防疾病与健康养生”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来自沈阳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及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组成“智囊团”,围绕起居膳食、运动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全方位解读科学防暑要点,为市民送上一份“硬核”防暑降温

    2025-07-21 10:42:00
  • 进一步放宽长期居留签证条件!泰旅业人士向新内阁提出10项建议!

    6月24日,据泰媒消息,泰国旅游营销协会主席、泰国国家旅游局(TAT)战略特别委员会成员吉迪先生透露,该协会已搜集整理了目前泰国旅游业因内部和外部因素所面临的各项问题及解决措施建议,准备提交至佩通坦新一批内阁政府手中,具体如下:1.将部长配额划分为2-3人,或增加部长助理,允许外部人员从事需要专业知

    2025-07-21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