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必披铠甲 善意亦可铸丰碑!探寻平煤神马“好人现象”背后的故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孙芳芳
《点赞!河南平顶山小伙吕晓辉勇闯火海救八旬老人》,人民网称吕晓辉为“舍己救人的吕大哥”。
《男子6进火场灭了一场火》,央视新闻推出吕晓辉救人事迹视频报道,受到千余名网友点赞和评论。
……
近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职工吕晓辉火场英勇救人的事迹受到媒体广泛关注。而在平煤神马集团,吕晓辉绝非个例,众多“吕晓辉”一次次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运销公司周福庆寒冬跃入冰河托起一家四口,供水分公司虎红伟勇救落水女子,机电设备维修分公司四矿维修服务中心刘卓亚救助倒在血泊中的路人,安培中心贺健及时拨打120帮助邻居转危为安……

袁京洲荣获2024年度“河南好人”称号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创业70年来,见义勇为的事迹、舍己救人的英雄不断涌现,探寻背后的密码——这是道德本能的迸发,更是企业厚植精神土壤、锻造生命守护力量的必然。
文化浸润:厚植崇德向善的精神沃土
七十载风雨兼程,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该集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血脉,在职工心中撒下责任与担当的种子。当面对他人身处危难,这些深埋心底的精神火种,便燃起义无反顾的勇气。
2024年2月11日,运销公司职工周福庆在湖北老家串亲戚时,看到一辆轿车侧翻进池塘。没有丝毫犹豫,周福庆脱掉身上厚重的棉衣,果断跳下水,查看车内情况后,同众人一起救出车内的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
“无论是什么情况,只要有人需要帮助,我都会尽己所能,伸出援手。”周福庆事后说。
2024年10月5日,十矿职工范连文在回家途中,看到路边有一辆撞坏的电动车和一名躺在地上的中年女子。发现女子已经失去意识时,他毫不犹豫地背起这名女子,将她送到医院。该女子恢复意识后,范连文又将她安全送到家。
“生命无价。我想,不管谁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范连文说。
周福庆、范连文都提到了“伸出援手”。显然,这早已不是个体的偶然善举,而是企业文化浸润下集体精神的生动写照。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企业文化中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内涵,让“救人于危难、守望相助”的凡人善举在集团内外蔚然成风。
机制护航:搭建凡人成善的成长阶梯
从退休职工罗玉振勇救落水母子的惊心动魄,到 “赵广元爱心志愿联盟”上千场助学助老助困活动的温暖接力,再到薛超扎根一线破解行业难题的实干担当…… 在平煤神马集团,每一个挺身而出的身影、每一份默默奉献的坚守,都离不开企业精心构筑的道德培育 “生态链”。

赵广元爱心志愿联盟服务活动现场
多年来,该集团以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典型培育选树机制为抓手,将干部职工道德建设融入企业发展血脉,让向上向善的种子生根发芽,形成 “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学习典型” 的良性循环。
在该集团顶层设计引领下,“平煤神马文明勋章” 暨 “道德模范” 评选已成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与此同时,各基层单位百花齐放:“我心目中的一矿人” 聚焦一线匠心,“小人物、大英雄” 感动四矿道德人物挖掘平凡中的伟大,“最美朝川人” 展现矿山儿女风采,帘子布发展公司 “发展路上追梦人” 记录创新先锋事迹,共同编织起覆盖全集团道德典范网络。
自 2009 年起,该集团累计评选出超 200 名道德标兵与 “平煤神马文明勋章” 获得者,孵化出以 “赵广元爱心志愿联盟” 为代表的多个“河南省优秀志愿团体”,以及四矿职工薛超、八矿职工袁京洲等多名“河南好人”,让企业的道德之光从矿区照向全省。
这些从基层土壤中生长出的先进典型,在企业应对市场波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挑战时,化身为攻坚克难的旗帜。他们身上的拼搏精神、创新意识与奉献情怀,持续激发全体职工的奋斗热情,凝聚起团结一心、主动作为的强大合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
安全筑基:锻造守护生命的硬核能力
当吕晓辉得知有房屋着火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带上灭火器;进入火场之前,他打湿毛巾塞进嘴里,把衣服掀起挂在耳朵上,形成简单防护罩,又往自己头上、身上淋了水;灭火后,他叮嘱被救人员清理嘴里、鼻子里的烟尘,以免吸到肺里。
吕晓辉教科书式的救火操作,绝非偶然的灵光乍现。尼龙科技公司坚持“安全无小事”理念,日常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和覆盖全员的安全培训,让干部职工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规范、火场防护技巧。有备方能无患。当烈火燃起,吕晓辉将平日所学化作精准行动,用专业素养守护生命安全。
不仅仅是尼龙科技公司。该集团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各单位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急救技能培训、岗位安全知识培训等,让职工懂安全、会安全。这种通过培训赋予职工的能力,转化为实际生产经营中应对各类风险的底气。
传播赋能:激发榜样力量的辐射效应
当央视新闻、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关注吕晓辉的英勇事迹,当“平煤神马好人”的名字在全网刷屏,这不仅是对英雄的致敬,更是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

薛超荣获2024年度“河南好人”称号
该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宣传。中国平煤神马报、中国平煤神马电视台、平煤神马App等宣传阵地协同联动的同时,还注重运用事迹汇编、巡回报告、典型故事会等多种形式,扩大先进典型影响力。该集团豫剧团创作的以王菊红为原型的大型豫剧《山菊花》,在各矿区巡演;该集团编印的图书《匠心筑梦》《青春,为道德代言》,广泛宣传了平煤神马集团72名首席技术专家、首席技能大师和76名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先进事迹;该集团官方网站和企业微信上线了“平煤神马好人馆”,展示历年来涌现的500多位典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成为广大干部职工随时随地学习典型的重要窗口。
该集团还借力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扩大宣传效果。这种“发现—培育—传播”的完整链条,让英雄精神在一次次共鸣中升华,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中书写不凡。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创业70年来,从吕晓辉勇救老人,到周福庆水中破窗施救、范连文背起伤者奔往医院……这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身影,不仅是人性光辉的闪耀,更是集团面对复杂形势时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柱。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英雄不必身披铠甲,善意也能铸就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