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一得斋记|一条高考路

2025-06-09 17:42:00 围观 :0次

潮新闻客户端 杨新元

6月7日,全国高考拉开大幕。第一门是语文。

全国千万家庭,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最关注这一门考试,尤其是作文。

今年,在自主命题19年后,我们浙江加入了全国卷的“联盟”。11点半,浙江的作文考题(新课标1卷)正式揭晓,题目——“故事的力量”。

我是“老三届”,读到初中毕业就下乡了。所以,没有尝到过高考的味道 。一直到35岁那年,才参加了一次成人高考,进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大学)读了二年书,也算是尝到了读大学的滋味。

从今年的高考题目“故事的力量”,我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77年恢复高考那一年的作文题——“路”。

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路”,我觉得出题老师是动了脑筋的。

因为那一年,许多考生都写到了我国的高考之路。

特殊时期,我国的高考之路中断了。张铁生之流的交白卷之举,更让知识无用论大有市场。

那时,我每天都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早上顶着烈日下田,夜晚戴月荷锄归。老师教给我的一点知识,也早就忘到爪洼国里去了。

那时候没有高考,提倡工农兵上大学,实行推荐㓡。许多有德有才的青年,因为没有被推荐到,从此与大学无缘。

1975年,在农村干了7年后,我上调到湖州一家丝织厂当工人。

1977年,我以工人阶级占领上层建筑的身份调到浙江日报工作,所以,也没有再想着去参加高考。一直到1985年,国家提倡知识化、年轻化,我才鼓起勇气参加了成人高考。

也就是从1977年开始,每年的6月初,全国就进入了三天的高考季。

那三天,城市的生活一切都围着高考转,汽车不鸣喇叭,市场里、街上的人们不大声喧哗,学校周边都静悄悄,许多家长都焦急地等在校门口。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今后的路能否走顺,与高考成绩直接相关。

十年寒窗苦读,考取了大学,特别是考上了985、211这些重点大学,孩子的人生之路就走上了康庄大道,以后成龙成凤就有了基础。

考不上大学,虽然不是说人生从此就暗淡无光了,但是,成长之路肯定会崎岖不平。

所以,高考之路,与每个孩子的人生之路是紧紧相连的。

从上世纪77年至今,高考已走过了46个年头(指至2023年止)。

我的耳边,似乎响起了陈彼得那沙哑而有磁性的声音:“一条路,落叶无迹。走过我走过你’。我想问你的足迹,山无言水无语。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春天,走过自己……”

光阴荏苒,一晃,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意气奋发的年轻人,如今已垂垂老矣。一年又一年,我们走过春天,走过四季,回顾走过的足迹,山无言水无语。

然而,在这条高考之路上,却留下了无数的好故事,一个个有力量的好故事。

比如,我在朋友圈里,就刷到了恢复高考那一年的故事。

这篇《恢复高考之“路”》,讲了作者的同事小许,“老三届”毕业生,多才多艺,在学校当一名代课老师。他想参加高考,改变自己的人生之路。可是他又最怕写作文。“我于是抓起桌上当天的《光明日报》,这报副刊上登有一篇散文《路》,让他读,让他提问,与他争论。给他讲起承转合……小许一出考场回来就满面红光地向我说,浙江省出的高考语文卷有一半分数是作文,作文题目左不出右不出,偏偏出了个《路》!小许说,他一看题目就像碰到了熟人……小许终于金榜题名。”

还有一篇《高考归来》也很有意思。“当时,我们这所高中被指定到另一所高中参加高考。路途遥远,于是,学校派了几辆大巴车载着我们一百多名师生前往目的地。一路上,居然连续遇见三支丧葬队伍。正当大家心里不自在时,有一男生哈哈大笑起来,怕啥?棺材,棺材,有官又有才,看起来我们这一届要发了。后来果真应验了他的那番吉言。我们那一届的兄弟姐妹们,几乎个个发挥超常,金榜题名。”

高考,是每一个高考学子一辈子难忘的经历。

高考,也是一条最公平的人生竞争之路。

无论出生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家庭富裕还是贫困,在高考的卷子面前一律平等。

不要走关系,不要靠牌头,不要请客送礼,不要低头求人。考试成绩好,名校、重点大学随你填。成绩不上分数线,家长再有本事也没用。

“寒门贵子”,是对出身贫寒人家的孩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最后考取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后成为事业成功人士的形象概括。

高考,就为寒门出贵子提供了一条通道。

这种例子,过去枚不胜举。

别林斯基说:“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而陶行知认为:“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人的出身是无法自己选择的。然人生之路却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出身富家,钟鸣鼎食,从小养尊处优;有人出身贫寒,从小节衣缩食。然而,人的命运还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那就是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富家子弟、官宦人家的孩子,虽然有接受教育的良好条件,但有些人终日浑浑噩噩,不学无术,结果成为社会的渣滓;

而出身寒门的孩子,却从小就爱读书,博学强记,最后成为社会的成功人士,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也为家族带来了荣耀和富足。

这样的例子,在中外的历史上可以找出很多。

比如元代著名画家王冕(1287~1359),就是一个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大家的典范。

据史记载,王冕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是浙江诸暨人。他出身贫家,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试进士不第,游大都(今北京市),泰不华推荐任翰林院官职,辞不就。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终老田园。

王冕工画墨梅,枝叶密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或用胭脂作没骨梅;亦擅竹石。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一格。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而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张维迎,1959年出生于陕西榆林吴堡县。从小虽然家里清贫,但他学习刻苦。他从山沟沟里出发,一直读到牛津大学博士毕业。2000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当选为“CCTV2002年中国年度经济人物 “;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一个高潮。

我的微信收藏夹里,至今还收藏着张维迎的信天游《何老师,再听我一曲信天游》,这是张维迎哭送恩师何炼自编自唱的一曲信天游,催人泪下。“我无法去西安送他最后一程,深感遗憾。我给何老师写了一首信天游,愿他一路走好。”

歌声苍凉真挚,催人泪下。评论区里有几千条评论。

网友东郭29世兴说:弟子一曲话恩师,万人双眼含热泪。生凭师强,师借生贵。

网友兔宝宝说:一曲信天游,唱得人流泪。道 尽师生情,听得人心揪!

网友素月高舟说:是高考之路,让一大批像张维迎这样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

……

今年的高考又将结束。

“一条路,落叶无迹。走过我走过你。我想问你的足迹,山无言水无语。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春天,走过自己……”

我想,在今年的高考生中,又会出许多堪当大任的国家栋梁之才。

而高考之路,还会不断延续。高考的故事,还会出现更多正能量的故事,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们奋力向前。

(此文曾在2023年6月10日《当代文艺》上刊登,作者注)

作者简介:杨新元,中国作协会员,浙江日报高级记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连续21年搭建平台!企业家分享智能研制新故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党建引领下,如何讲好创新企业智能研制的故事?浦东周浦镇商会党委今天在上海澳星照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主办“企心向党”暨第十二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自2004年至今,周浦企业文化研讨会已与企业和企业家共同走过21年,架起了企业文化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上海澳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是商会副会长单位。研讨会现场,澳星照

    2025-06-09 17:42:00
  • 海南启动跨区域联合救助行动 送海豹“阿侬”回家

    近期,一只名为“阿侬”的海豹出现在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近海区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只憨态可掬的“海洋访客”,成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团宠”。走红后的海豹“阿侬”面临着种种困扰。一些游客不当投喂食物、抚摸海豹等近距离接触行为屡屡出现。更有自媒体博主为了能在夜晚拍摄“阿侬”,用强光对其进行照射,甚至有潜水

    2025-06-09 17:42:00
  • 科技赋能 高校开学迎新活动亮点频现

    【来源:湖南民生网_教育培训_热点发布】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全国各高校近日陆续开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新生入学活动注入更多的“科技感”。人形机器人缓抬双臂,摆出“比心”姿势,与刚步入校门的新生一一打招呼,并实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这是山东大学秋季迎新现场的一幕。山东

    2025-06-09 17:42:00
  • 马永军老师,给您点赞!

    【来源:崆峒发布】师者匠心,以臻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师者如舟,破浪笃行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摆渡人他们在三尺讲台的方寸之间以匠心守初心,用热爱赴山海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崆峒区优秀教师读懂教育最本真的模样⬇️西大街小学教师马永军从教27年以来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将自己的满腔心血灌注在

    2025-06-09 17:42:00
  • 49岁舒淇泛舟威尼斯,穿白衬衫披散波浪卷发,美如油画!透露“首次当导演压力大”

    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于8月27日至9月6日举行。电影《女孩》入围主竞赛单元,将角逐电影节最高奖最佳影片金狮奖。9月4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女孩》导演舒淇出席拍照式。图源:新华社当日,舒淇身着一件极简白衬衫,搭配简单的长裤,披散波浪卷发泛舟威尼斯,风吹过她的头发,很有意境。网友直呼:“美得不费吹灰

    2025-06-09 17:42:00
  • 小轴承“转”出大未来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启动钮,电机轻鸣,一枚转子悄然浮起,借助磁力,在圈内凌空飞旋。“提起磁悬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列车。可如果把它‘装’进轴承里,也能让旋转体实现零摩擦、零润滑的稳定高速运转。”天津飞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沙宏磊开启了话题。轴承,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零部件,却是现代工业的“

    2025-06-09 17:42:00
  • 省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避开预付式消费四大“坑”

    华声在线8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仝若楠)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问题频发,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损失。8月21日,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特发布2025年第9号消费提示:办卡前必看!避开预付式消费四大“坑”。警惕商家卷钱跑路等陷阱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识破卷款跑路、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和服务缩水四大陷阱

    2025-06-09 17:42:00
  • 忻州市中小学,开学时间定了!

    据忻州市教育部门发布的2024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校历,2025年全市中小学暑假八周(2025年7月5日至8月31),2025年9月1日(星期一)开学。临近开学这份开学收心指南请收好∇第一步:调整作息,清淡饮食假期间的作息往往不规律,开学后,很多孩子会出现“时间差”:该上学时起不来,该睡觉时不愿

    2025-06-09 17:42:00
  • 你穿的衣服,影响你的命运,不是迷信

    俗话说的好:“衣冠镇小人,言语压君子。”意思就是说:端庄得体的外在可建立威严,使得心怀不轨之人不敢轻慢。这是穿衣的智慧。 古人有云:“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后敬魂。”大抵的意思就是说,当第一次见面的人,往往会先看你的外表,如若外表邋里邋遢的,能力就有可能被忽略。所以,别不信,穿衣真的会影响运

    2025-06-09 17:42:00
  • 人民时评:研学游现冷热不均,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是关键因素

    人民日报客户端顺应消费者需求,进行寓教于乐的差异化设计,提供从“学”到“研”的深层体验,严守货真价实的诚信规则,持续提升服务品质这个暑期,研学游出现“冷热不均”,引发关注。一边是“冷”。据报道,有筹备数月的研学营,久久达不到成团人数;曾经很热门的项目,咨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六成。一边是“热”。在青海,

    2025-06-09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