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再访冀中:血肉长城今犹在

2025-06-05 10:23:00 围观 :0次

再访冀中:血肉长城今犹在

■解放军报记者 卫雨檬

马本斋纪念馆。明志成摄

云端瞰山河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位处通衢,作为出京南下之始发,卢沟桥名扬四方数百年。80多年前震惊世界的那一枪,让这里成为一个新的时空“起点”——“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危急!危急!危急!抗争!抗争!抗争!

以卢沟桥为起点,向南120余公里,安新县,雁翎队“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

向南160余公里,高阳县,河北红军抗日游击第1支队在纵横交错的“青纱帐”里播撒抗日火种;

向南220余公里,献县,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杀敌,各族同胞同仇敌忾,屡创辉煌战绩,被毛泽东主席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全民抗战是百年沉沦中的民族觉醒。山河破碎之际,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团结起来、殊死抗争,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

当硝烟散去,历史的回声依然在耳畔响起。初夏之际,记者从卢沟桥出发,沿着抗战地标走进冀中平原,探寻抗日英烈身上的先锋精神,感受伟大民族觉醒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中国人”,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概念

高铁驶过卢沟桥,在广阔平原上向南疾驰……此行,记者赶赴位于献县的马本斋纪念馆。

七七事变后,马本斋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举起回民抗日义勇队的大旗,组织家乡青壮年奋起抵抗。后来,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支队伍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

走进纪念馆大门,一尊铜像屹立在广场中央——战马上的人挥动大刀,引领队伍向着敌人杀去。

以“抗日救国”为宗旨的回民支队,迅速成长为华北平原上令日伪闻风丧胆的“铁骑”,被誉为“各民族联合抗日”的典范。据记载,仅1938年,回民支队就开展大小战斗87次,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

“马本斋的铜像不是简单的纪念,而是民族精神的坐标。”讲解员李倩告诉记者,日本人曾向马本斋许以高官厚禄诱降,被他严词驳斥:“我是中国人,我组织队伍就是为了抗日救国。”

“‘中国人’3个字,震撼人心。”李倩边走边说,回民支队的队员,有的是面馆掌柜,有的是农民,有的是私塾先生……有回族同胞有汉族同胞,有信奉宗教者有无神论者,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但他们内心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回民支队正是当时中华大地上举国抗争的一个缩影。面临亡国灭种的境地,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真正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概念。

林海之北,翻滚湍急的乌斯浑河畔,与日寇战至弹尽粮绝而誓死不屈,名垂千古的“八女投江”,其中就有两位朝鲜族女战士。

彩云之南,1942年5月,日寇入侵滇边,当地的白、傣、景颇、佤、拉祜、阿昌等族群众拿起猎枪、长刀和弓弩等简陋武器,与侵略者浴血奋战……

几乎每年清明,马本斋的儿子马国超都会回到献县缅怀亲人。马本斋临终前曾把幼小的儿子叫到身边,他艰难地写下“中国”二字,并对马国超说:“我们的国家就叫中国,你长大以后要像孝敬父母一样来孝敬我们的祖国。”

在与纪念馆相隔一条马路的地方,安葬着马国超的奶奶白文冠。1941年8月,日寇血洗东辛庄,威逼白文冠写信劝降马本斋。她痛斥敌人:“我是中国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为让儿子一心杀敌,她绝食7天,壮烈牺牲。

“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烈士墓前,朱德同志的题词,昭示着这位英雄母亲的伟岸。白文冠是一名普通的农妇,更是亿万中国人的代表。

近代以来,中国大地上的一次次抗争,终因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而失败。直至抗日战争打响,“中国人”这3个字,由一个寻常的词语变成所有人内心认同的符号。

“曾有这样一段论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四万万同胞实现了从‘地域中国人’到‘精神中国人’的跨越。”李倩告诉记者,抗战时期,仅东辛庄就先后有200多名各民族青壮年参军参战,近百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教儿打东洋”的感人故事。

80多年过去了,这份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壮烈情怀,依然在当代青年的心中激荡和澎湃。

和记者同行的献县武装部干事靳松,负责新兵役前教育工作。他告诉记者一组统计数据:2025年初,当地征兵报名人数较上年继续保持增长,大专以上学历兵源占比逐年提高。

每年,靳松都会组织新兵去马本斋纪念馆、献县烈士陵园等地展开教育活动,聆听回民支队奋勇杀敌的感人事迹。

面向鲜红的旗帜宣誓后,新兵赵宏星谈到了和自己同龄的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誓言。报名参军,就是愿将青春之我融入祖国山河。”

民族的尊严,要靠流血和牺牲来捍卫

绵绵细雨中,记者来到衡水市阜城县的千顷洼森林公园。雨水冲刷下,周围的树木愈加苍翠,坐落其间的阜城县烈士陵园显得格外肃穆。

1942年5月,在这里进行的一场突围战,被认为是回民支队与日寇历来交手中“最艰苦、最惨烈”的一仗。笔直的松柏下,安葬着88位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

在千顷洼附近的村庄里,住着一位老人——王志杰。当年他的父亲王梦北,亲手安葬了在那场突围战中牺牲的88位烈士,并为他们守墓。如今,王志杰接替去世的父亲,继续守护这些英雄。

“今年初,阜城县烈士陵园被列为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来这里缅怀的人们越来越多了。”王志杰老人十分欣慰。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截至2025年2月,中国共有348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省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更是遍布中华大地。

民族的尊严要靠流血和牺牲来捍卫。抗战烽火中,勇敢无畏的中国人,用身躯铸成一座座丰碑,凝聚起永远屹立不倒的民族精神。

离开烈士陵园时,记者遇到了两位特殊的来访者。“我们是沈阳人,受家人委托,我和丈夫一起来看看牺牲在这里的三舅。”这位名叫白娟的女士说。

在英烈墙前,白娟看到了那个心心念念的名字——金进。她告诉记者,金进烈士的原名是金文斌,他的家乡在辽宁本溪,东北沦陷后,他先是奔赴延安就读于抗大,后又加入了回民支队,牺牲时才26岁。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为了救国救民的理想,多少青年离开家乡,义无反顾投身抗战。他们之中,很多人成了石碑上永不磨灭的一个姓名,也有很多无名的人,化作了人们心中永恒的怀念。

在马本斋纪念馆的展柜中,一把锈迹斑斑的军号静静陈列。这把黄铜军号的主人,是回民支队司号员白德胜。

80多年前,一声声划破晦暗时光的嘹亮军号,指引着各民族战士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令敌人闻风丧胆。

“军号声穿透历史与硝烟的那一刻,已经成为唤醒民族意识的精神力量。”参观时,记者遇到了当地的一位摄影爱好者赵文岭,他一直追寻回民支队的战斗足迹,并为在世的老队员们拍摄照片。

如今,回民支队的一队传人改编为“三个泉边防连”,守卫着祖国西北的百余公里边防线。赵文岭追寻的足迹曾到过那里。在那里,他再次听到了嘹亮的军号声。

“这把军号,像警钟,提醒着我们,卢沟桥畔的枪声虽然远去,但战争的阴影并未消除。没有巩固的国防必然遭受侵略、没有强大的军队只能任人宰割的惨痛教训,永远不能忘记。”连队指导员穆帅说,近年来,执勤装备更加信息化、巡逻方式更加智能化,“大家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只有加快转型、锻造精兵,才能坚定不移捍卫胜利历史。我们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正向着新的胜利冲锋

微风轻拂,河水闪着粼粼波光。河畔草木丰茂,羊群悠然啃食。这样一幅恬淡画面,对比战争年代的生灵涂炭,已是换了人间。

1944年,马本斋病逝。为了纪念他,当地政府决定将他曾经生活的东辛庄改名为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记者一行人走进村史馆,看到馆中摆放着活灵活现的牛、羊、鸭等模型,墙上悬挂着产业结构图。乡政府工作人员李明介绍说,如今,全乡聚集百余家食品加工企业,同步发展多种产业,形成了“一业主导、多链协同”的产业矩阵,已经带动近万名回汉群众就业。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烽火年代,各民族战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如今,在党的带领下,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赴美好新生活。

华北平原,良田千里,记者乘高铁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穿行。麦收时节,金色的麦浪带来丰收的喜悦。

脚下的铁路线,如同历史的经纬线。抗战时期,一条条断裂的铁路,是民族的伤痕。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开展了壮烈的交通破袭战。新中国成立后,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列车日渐加快的前进速度,伴随着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高铁驶过回民支队、雁翎队曾战斗过的白洋淀,车窗外,一座“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城市中的道路、建筑、管道,在网络平台形成数字化模型。超200亿条城市运行数据汇聚在一起,为城市高效治理提供支撑。

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西街村,村民的生活也被极大改变。村委会的一块智慧大屏上,农家院、坑塘、船只运行位置等数据一览无余。综合治理平台利用5G、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监测和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民族复兴的壮美蓝图,正在神州大地上化为现实图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正向着新的胜利冲锋。

在回民支队战斗过的华北腹地,我军一支新型作战力量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不久前,该部官兵来到卢沟桥畔,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思想教育。

“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座通往‘1937年7月7日’的心灵之桥。”二级上士吴伟鹏和战友在展厅中穿行,回望中国人民如何从废墟中站起,如何靠流血牺牲换取伟大胜利。

参观结束,吴伟鹏和战友步出纪念馆大门,对面的巨大艺术雕塑——醒狮,昂首傲踞,仿佛正发出一声震惊寰宇的狮吼。

“这狮吼仿佛在耳畔久久回响,伴随着80多年前历史不平凡的一幕,伴随着你读完这本历史教科书。”吴伟鹏告诉记者,那一刻,他感觉心里在默念着什么……

站在卢沟桥眺望,昔日的宛平城焕发新的活力,城门人来人往,城内商业繁忙,一片热闹景象。西北方向,首钢滑雪大跳台勾勒飞跃之姿,宛如一座梦想之桥,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精神。

“睡狮”已醒,今日之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傲立东方。

融媒体报道

素材支持:李 芮、潘翔燕、刘春雨、耿鹏宇、秦 龙、刘小云、李 哲

融媒文案:郑茂琦

视频拍摄:孙世超、明志成

视频剪辑:王宏宇

技术支持:戴 斌、孙 浩

融媒推广:彭洪霞、刘文超、邓如菲

刊头设计:方 汉、杨 磊、扈 硕

来源:解放军报

相关文章

  • 独家专访《自然》首位女掌门:不接受AI作者投稿,被拒稿仍是好研究

    9月6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在北京成立全球第7个学术顾问委员会。赴京参加首届会议前,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总编辑、《自然》系列期刊首席编辑顾问玛格达莱娜·斯基珀在上海办公室接受了文汇报记者独家专访。作为全球顶尖学术期刊掌门人,斯基珀为中国科研从“合作驱动”向“自主引领”的跨越式发展点赞,对上海“不

    2025-06-05 10:23:00
  • 声动中国丨80秒回顾盛大阅兵!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每一句都喊得豪迈!

    来源:央广网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受阅官兵向党和人民发出最坚定的誓言。80秒回顾这场盛大阅兵!总监制:骆红秉总策划:张军 于锋监制:王薇 策划:张琼文 王昆鹏 白

    2025-06-05 10:23:00
  • 孙杨将参加全国游泳锦标赛

    9月5日至9月12日,2025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将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举行。孙杨、徐嘉余、汪顺、 潘展乐等人将参赛。其中,孙杨报名参加男100自、男400自、男800自等项目。孙杨(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来源:荆楚网、北青体育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2025-06-05 10:23:00
  • 讴歌抗战精神 描绘和平愿景

    笔刀为枪,丹青铸魂。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8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创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

    2025-06-05 10:23:00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5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5亿。目前,2025年暑期档观影人次(含预售)已破3亿,超2024年暑期档观影人次成绩。暑期档精彩纷呈多部影片破纪录今年暑期档电影类型丰富,掀起大众观影热潮。影片《南京照相馆》位居票房榜首,7月25日上映以来,总票房已破28亿,刷新中国影史

    2025-06-05 10:23:00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最新安排!

    8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记者招待会,请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纪念活动有关筹备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应中国国家主

    2025-06-05 10:23:00
  • 飞腾CPU产品完成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的深度适配

    8月26日,作为中国首个基于6.6内核的商业版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正式发布,飞腾作为麒麟软件战略合作生态伙伴,旗下最新CPU产品飞腾腾锐D3000M、飞腾腾云S5000C-E已完成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的深度适配。飞腾腾锐D3000M是飞腾公司首款专为笔记本产品设计的处理器,集成了8个飞腾自主

    2025-06-05 10:23:00
  • 杨宗纬等歌手将助阵焦作太极之夜,凭演唱会门票免13家景区门票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9月15日至21日,第十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暨2025云台山旅游节将在河南省焦作市举办。8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一赛一节”有关情况。会上,焦作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是明友介绍,为了充分发挥云台山旅游节在城市品牌塑造、文旅文创融合、拉动

    2025-06-05 10:23:00
  • 致敬“被历史短暂遮蔽”的先驱者|新书《纵横艺事早南天——中国现代美育先驱胡根天文选》首发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叶芳芳8月15日,《纵横艺事早南天——中国现代美育先驱胡根天文选》(下简称《纵横艺事早南天》)在2025南国书香节上举行首发式。专家学者共同解读这位岭南文化大家“大美术观”及“完整文化人”的当代价值。该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空白。孙女整理亲笔文存:三维度呈现祖父

    2025-06-05 10:23:00
  • 知名主持人确诊白血病!最新发文:老婆救了我一命

    8月22日,主持人沈玉琳发长文,详述自己从发病到确诊的完整过程,并澄清诸多谣言。 沈玉琳表示,目前除了白血病外,自己身体各项功能皆正常,食欲恢复后甚至还胖了3公斤。 他透露,自己正在台大医院由权威医师侯信安教授治疗,一切进展顺利;同时也否认先前传言的病症,没有猛爆性肝炎,没有水脑症,没有B肝带原,没

    2025-06-05 1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