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绿金“变奏曲”①种绿生财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57岁的周根生正是闯的时候——
“解决1200人就业,让全村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这个数还可以提高。”8月13日,不到晌午,邵阳县蔡桥乡油茶种植“带头人”周根生已经仔细巡查完水口村种植基地。清早要督促种植户抓紧剪枝,随着气温升高,要确保水肥设施开足马力。
“挂果情况不错。”周根生翻开枝叶,缀在枝端的小小油茶果一个个跳到眼前。夏末秋初油茶进入果实膨大期,需要更加精心地管护,尽管烈日当空,水口村油茶林里忙活的人可不少。

周根生查看油茶生产情况。 通讯员 摄
“愿意干,是过去11年收入增长‘换来的’。”周根生介绍,20世纪70年代,蔡桥乡发现煤矿,此后数十年全乡到处“挖煤”。周根生也在煤矿做工:“为了挖煤、运煤,山头都成了不毛之地,水发浑发黑,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
2012年至2014年,邵阳县陆续关闭所有小煤矿。没有经济来源,周根生多次寻求政府援助。
关闭煤矿同时,邵阳县政府规划发展油茶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政府相关部门强烈推荐周根生种植油茶,他最终筹集30多万元,与本村及周边村村民签署了30年或40年的承包合同。村民出租土地给周根生,由他来统一种植、管理,村民平时可以在油茶园里务工,年底盈利还有分红。
2017年,周根生种植的油茶第一年结果,收获油茶鲜果7万多斤。之后逐年增加,如今每年鲜果产量超100万斤,他成为邵阳县油茶种植第一大户。

邵阳县塘坪村油茶基地套种林下经济。 通讯员 摄
周根生发财致富的消息传遍蔡桥乡,许多人找他学油茶种植技术。他累计收下约500名“学徒”;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吸纳7000多名社员,并一同在12个乡镇34个村完成油茶造林12000余亩,带动7167人脱贫致富。
“2024年测产最高纪录亩产600公斤鲜果,一亩地能种60株油茶树,一棵油茶树年产值约100元。”水口村村支书尹显群说,通过流转荒山坡地,以地租、薪金、分红等形式带动农户就业,全村1000多人,一年用工工资和村集体收入近100万元。
如今,邵阳县油茶林发展到75.3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36亿元,带动近37万农民增收致富,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证为“中国茶油之都”。随着油茶覆绿,全县森林覆盖率从45%左右提升到50%,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邵阳县塘坪村油茶基地。 通讯员 摄
■相关链接
在全国油茶产业版图中,湖南稳坐头把交椅。目前,湖南油茶林总面积达2371万多亩,茶油年产量44万吨,综合产值934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省内超过百万户农民依靠种植、加工油茶增收。
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实施“加快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我省筹措资金逾52亿元,在良种繁育、丰产栽培、提高茶果利用率等方面发力。
年产油茶苗木能力达1.34亿株以上,筛选出6个油茶国家主推优良品种,可实现平均每公顷产茶油750公斤以上。通过实施油茶林新造和低产林改造,全省已建成首批“十大油茶高标准示范基地”,每公顷产鲜果均在9600公斤以上。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