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蛇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

2025-05-22 10:14:00 围观 :0次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罗 珺

5月18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青海省博物馆前人来人往,一场别开生面的“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为博物馆日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随着展板的指引,仿佛踏入了一个与蛇有关的神秘文化世界。展览以图片形式生动展现“蛇”这一神秘生物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展览共分为四个板块,从生肖文化、自然生态、历史传承、民俗风情等维度,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蛇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和深远影响。

在“生肖文化的源与流”区域,不少观众驻足在一幅幅图文展板前,仔细研读生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一位带着孩子观展的家长说:“以前只知道生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些介绍才了解到它背后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厚的历史渊源,真是长见识了,带孩子来太值了。”展板上清晰地呈现出从先秦时期生肖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到它逐渐与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交融的历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生肖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独特价值。

而“螣蛇乘雾”部分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商蛇首铜勺形器、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北魏十二生肖铜镜、唐彩绘十二生肖俑等文物图片依次呈现,生动地揭示了蛇在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形象与寓意。蛇不仅出现在古代的祭祀礼器、建筑装饰上,还与生肖信仰紧密相连,体现了其在艺术、宗教、民俗等领域的深远影响。一位历史爱好者感慨:“看到这些文物,能感受到蛇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的不同意义,它既神秘又充满魅力,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青海省博物馆展览策划部工作人员梁佩轩介绍:“青海省博物馆于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在新宁广场推出‘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其意义深刻契合了今年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展览通过汇聚全国50余家文博机构的蛇主题文物、艺术品及民俗展品等图片,多维度呈现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象征与吉祥寓意,既彰显了博物馆在守护文化遗产中的核心职能,又以创新形式回应了社会快速变迁下公众对文化身份认同的需求。”

这一展览不仅是一次对蛇年生肖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展示,更是一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让大家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生肖文化的内涵,收获了一份独特的记忆。

相关文章

  • “夜游船政”推出闽剧表演 水镜广场音乐喷泉成网红地标

    闽剧演员与游客互动。近日,中国船政文化园区迎来了一场闽剧盛宴,福州市马尾区海峡闽剧团的演员们献上了闽剧夜场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是“夜游船政”新推出的文旅体验项目。“百年船政与非遗闽剧的相遇,既是一场历史与非遗的时空对话,也是‘船政夜精彩’的灵魂所在。”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2025-05-22 10:14:00
  • 祁阳:志愿者送文化进村 农家书屋化身欢乐课堂

    红网时刻新闻8月20日讯(通讯员 曾莉莉 陈正)8月18日,祁阳市文联的志愿者们走进七里桥镇宝旺村的农家书屋,开展“文润乡村·艺暖农家”的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许多孩子前来参加,小小的书屋变成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乐园。活动现场,书屋被巧妙分为三个区域。剪纸区里,志愿者示范着对折、剪裁的技

    2025-05-22 10:14:00
  • 文化新地标!济阳七大文化场馆点亮北部中心城区新生活

    在黄河河畔的济阳,正吹起一股文化新风,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城市面貌,丰富着百姓生活。今年是济南北部中心城区建设的关键年,而济阳区的七大文化场馆,就像一串闪亮的明珠,不仅串起了济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点亮百姓精神生活的强力引擎。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共同绘就了济阳“文化强区”的动人画卷。家

    2025-05-22 10:14:00
  • 王军:数字文旅正在牵引着行业做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 博鳌快讯

    2025博鳌文商旅暨康养大会·现场快讯:8月14日下午,2025博鳌文商旅暨康养大会在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召开,伟光汇通集团董事/总裁王军的演讲主题为“文化守正,数智创新,共创文旅新价值”。他提到,在全球信息化的潮流下,大城市、小城市在信息获取方面已经没什么差别,大家的信息基本上是相同的。而文

    2025-05-22 10:14:00
  • 上海市中心深夜排长队!秒光,根本抢不到…有人通宵等早班地铁回

    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坊友们一定不会陌生吧这场展览可谓魔都最火爆款之一(点击下列标题回顾详情↓)>>>上海人太拼了!20万全部抢空!网友:万万没想到…>>>39℃热化,上海太阳底下竟排起长队!汗流得再狼狈也值,毕竟"抢到了"↗>>>准备开抢!上海最火"爆款"之一,无数人曾39

    2025-05-22 10:14:00
  • 许鸿飞雕塑带来地域与文化的对话

      “晋韵欢歌·舞动龙城——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太原站,8月8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展,展开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对话。  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2013年开启,许鸿飞带着标志性的“肥女”系列雕塑走遍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68站展览。他的作品打破艺术与公众的隔阂,将艺术融入生活,展示中国雕塑艺术的独特魅

    2025-05-22 10:14:00
  • 三亚市海棠区以数字地名为牵引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正愁找不到芒果园呢,一扫路牌,果园定位、购买链接全有了!”7月26日,在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游客王先生体验了“会说话”的数字路牌后惊喜地说。据了解,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海棠区将数字地名深度融入公共服务、乡村旅游和产业振兴,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地名、文化助力振兴”的新路。三亚升昌村的“芒海路”

    2025-05-22 10:14:00
  • 波哥开播|七年之“养” 凤池花开

    一个亿元村在人文领域的七年之“养”,在南海大地上绽放出怎样的人文之花?闲话少说,波哥开播!7月25日,为期一个月的凤池第七届和美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波哥发现,这个“小村”办的“大节”一点都不简单。七年的时间里,这里不仅“养”出一场热闹的文化盛宴,更成为“人文南海”建设的基层范式。凤池社区第七届和美文

    2025-05-22 10:14:00
  • 文物里的烽火岁月丨翻阅抗战中的红色刊物 打开全民族抗战记忆

    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报刊以其传播及时性、内容丰富性及信息连续完整性,在传播党的思想、宣传抗日主张、动员广大民众、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红色刊物,在宣传党的政策、介绍国际国内形势、鼓舞军民士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军

    2025-05-22 10:14:00
  •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云锦编织时代新韵

    南京云锦因其材质“金纱翠羽”、色泽“灿若云霞”而得名。一起来领略这项历经1600多年传承的古老技艺的文化魅力。眼下,由南京云锦研究所耗时两年摹制的宋代罗衫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传统丝织工艺中的宋代风雅揭开了沉睡700多年的时尚密码。云锦曾是宫廷皇家的御用贡品,在清代生产达到高峰,史书记载“秦淮河一带机

    2025-05-22 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