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包马“出圈”启示录

2025-05-19 15:53:00 围观 :0次

《包头日报》2025年5月19日 T2版


包马启示录

“要想认识一座城市,跑步是最好的方式;要想深入这座城市的生活,跑步也是最好的方式。”国际田联路跑事务部官员肖恩·琼斯曾经这样说。

5月18日,晨光熹微中,包钢·2025包头马拉松赛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和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肯尼亚、埃塞俄比亚6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跑友,用脚步丈量城市,以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运动篇章。

掐指一算,这已是这座城市的第12场马拉松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9年8月18日,包头市举办首场马拉松比赛,被中国田径协会评定为最美赛道特色赛事和铜牌赛事,开创了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六年间,包头马拉松见证了数以万计的普通人,在这条赛道上与自己的汗水、肌肉对话,寻找跑步中关于坚持的意义,感受包头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

包头马拉松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体育名片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城市与马拉松的“双向奔赴”

让城市火起来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包头选择了马拉松?

首先来关注一组数据。

一年消费总规模超133亿元、单个赛事报名人数达450744人……在今年初举行的中国马拉松博览会上,多组数据让行业备受鼓舞;近期相关赛事的报名数据更是将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中国路跑运动送上热点。45万+的报名人数虽属罕见,但整个2024年,动辄20万+的报名数字在国内头部马拉松赛事中已屡见不鲜。从专业体育竞技到大众广泛参与,马拉松给城市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过去十年里,马拉松被视为中国体育经济的蓝海,见证了赛事和参赛人数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在这股全民路跑的热潮中,北方老工业城市——包头,正通过马拉松赛事重构城市气质。

跑一场“马”,爱一座“城”。想认识一座城市,参加一场当地马拉松赛无疑是独特的体验。于跑者而言,42.195公里,既是马拉松比赛全程的距离,也是一段感受地方文化、城市底蕴的悦心之旅。

2019年,首届“包马”举办之时,马拉松在多数人的眼里是“小众”“极限”和“不可能”。包头马拉松的举办,不仅填补了区域性大型国际性赛事的空白,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包头选择马拉松、需要马拉松,马拉松也同样青睐包头。

此后,“包马”不断完善赛事组织,擦亮赛事品牌。2023、2024包头马拉松赛连续以“1+N”模式,为国内外的跑友们留下了难忘的“包马”记忆。凭借美丽的城中草原赛道资源和卓越的赛事组织保障能力,“包马”声名在外。

5个月举办5场马拉松,贯穿了包头最美的季节,这是一项绝无仅有的赛事,不仅扩大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更为我市打造“包头马拉松”品牌赛事奠定了基础。

一场场马拉松点燃了包头的城市激情,擦亮了城市体育的金字招牌;一场场马拉松凝聚了包头人的心血与努力,激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情与活力;一场场马拉松更展现了包头的别样美丽,让草原钢城多了一层温暖的底色。

这样双向奔赴的激情演绎,也让马拉松和包头嗑出了“CP”感。


马拉松带来的全民健身风潮

在人们的记忆中,包头市是一座硬核的老工业城市,这里资源富集、动能充沛,是产业完善、工业灿烂的活力之城,也是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文明之城。漫步在城市间,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而体育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化和精神,深深根植于包头市的城市血脉中,塑造着包头市独特的城市风貌。

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内,一条环绕绿地的健身步道,也是历届“包马”的必经赛道。健身步道全长10公里,沿途风光旖旎,如诗如画。

在这里,无论春夏秋冬、白昼黑夜,总能看到松软的步道上健步而过的跑者。与这里一条街之隔的奥体中心体育场,“包马”吉祥物与跑道上的跑者共同展现了马拉松与这座城市的互相辉映。

在岁月的静流中,“包马”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跑步、钟情于马拉松。马拉松带动了全民健身的节奏,大力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

时间退回到今年3月29日的包头奥体中心体育馆内,橙色匹克球与碳素球拍划出的弧线交织成网。选手一记精准的斜角球,引得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场黄河流域九省区匹克球邀请赛的揭幕战,让容纳6000多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

作为包头体育的新晋“网红”,匹克球也成为包头广大市民全民健身的新选择。

“走,我们一起健身去!”

“早睡早起,晨跑一小时,运动就要坚持。”……

如今的包头,去公园、广场健身锻炼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选择。

其中,不仅有热爱广场舞、乒乓球、羽毛球的银发族,也有坚持在上班前健身锻炼的年轻人。

事实上,大众一出门就能找到体育设施完善的场地,得益于三年来“全市体育公园升级改造项目”。

2022年至2024年,随着全市60个公园、广场全部升级改造完成,很多老百姓一出门就能去到公园里小而精的健身场所,完美解决了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

新增健身器材2580件,儿童健身场地30余处,改建球类场地185块,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劳动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市民公园等新铺设塑胶健身步道40多公里……

如今,漫步包头市的公园、广场,无论是万亩城中草原赛汗塔拉、人流密集的劳动公园,还是镶嵌在各大社区的公园广场,“体育”和“全民健身”两个元素,正悄无声息地注入到每个角落。

此外,包头市不断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美打造了群众10分钟健身圈,让马拉松带来的全民健身精神带领居民一出家门就能“动”起来,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不止赛事经济 更有产业融合

对城市来说,马拉松不仅是历史文化与时尚气质相结合的全方位展示,是对城市综合能力的挑战与检验,更是经济效益的“带热”。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特征与趋势洞察:中国跑者的运动参与和消费》显示:在2023年中国路跑参赛者消费中,认证赛事跑者消费总规模超133亿元。其中,直接消费总规模超82亿元,间接消费总规模超50亿元。

自首届“包马”举办以来,高规格的线下赛事不仅助力城市打造文化名片,更带来了可观的消费潜力。

马拉松是一座城市的嘉年华,带来了人气的聚集,更推动了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2019年,首届“包马”吸引了1.6万余名跑友;2023年,一场全马、四场半马的包头马拉松系列赛,累计参赛选手达6万多人;2024包头马拉松赛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6.28万人次,同比增长9.74%,游客总消费6.59亿元,同比增长22.09%,外地游客近20万人次。在职业选手突破极限、大众选手强身健体的同时,火热的马拉松赛事也点燃了城市体育经济,搭建起体育、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平台,为包头高质量发展聚人气、汇商气、添活力。

马拉松赛事自身的经济效益已毋庸置疑。而随着“跟着赛事去旅行”已成为新风尚,文体旅商农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新契机,马拉松的“赛事+”效应也不断被放大。

“像足球等体育比赛一样,围绕马拉松赛事,正在形成一条上下游产业链。”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条产业链上游有赛事培训与组织机构,中游包括赛事宣传与运营,下游则包含赛事周边及增值服务。赛事保障的饮用水、能量胶、志愿者培训……一系列的赛事周边服务背后,是保险、运动饮料、能量食品等多个细分市场的发展。

回看去年的“包马”,通过将体育产业推荐会、美食餐饮、“体能王”等各色文娱活动融入马拉松赛事配套活动当中,包头搭上“跟着赛事去旅行”的快车,促进了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马拉松热度持续“热”下去,让马拉松资源“火”起来,使马拉松赛事更加亲民、更具时尚性,让城市烟火气更浓,才能带动文旅“加速跑”,将赛事主场变为消费“热”场。



锐评

跑出来的消费转型

赛出来的城市活力

在包头,马拉松赛事不仅点燃了全民运动的热情,更成为撬动城市经济转型与活力焕新的关键杠杆。近年来,包头以“鹿城双马”赛事品牌为杠杆,通过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赛兴城、以体促产”的发展路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体育+旅游”,有“融”乃盛。2024包头马拉松赛举办期间,包头市同步举办了体育产业推介会、“粽”情包马无人机秀、“包马体能王”挑战赛等精彩纷呈的配套活动,包头市五当召景区、北方兵器城、美岱召旅游区等33个景区对“包马”选手免费开放,全市13家星级旅游饭店也纷纷为“包马”提供优惠支持与贴心服务。

“体育+商贸”,有“融”乃强。体育赛事为包头市商贸领域搭建了广阔多元、充满机遇的交流合作平台。在浙商银行2024包头马拉松赛体育产业招商推介会上,多位行业嘉宾以“体育赋能,助力城市发展”为主题,分别从体育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市场运营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为包头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跟着赛事去旅行”2024内蒙古马术系列活动推介会上,各盟市交流互鉴,在弘扬马文化的同时,助推“马上经济”,推动文体旅商农深度融合发展。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庞大流量与高度关注度,犹如一股强劲的商业东风,持续有力地拉动了包头市衣、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的直接消费需求,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新动力。

赛事与文旅资源的精准联动、赛事产业链的延伸,从“赛事IP”到“城市名片”,当体育精神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赛事不再只是竞技场,而是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6岁的“包马”不再只是42.195公里的赛道,更是城市经济、文化、治理能力的综合考场。这场“双向奔赴”的背后,是健康意识觉醒、消费升级与城市竞争的共同作用。未来,如何以特色化、精细化运营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将是包头马拉松长红的关键。


记者:李楷谨

摄影:李强 常静

相关文章

  • 德州市陵城区:环湖生态跑 共赴活力之约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 近日,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2025“好运山东”“越动陵城”环湖10公里精英赛在陵城区华能德州丁庄水库光伏电站鸣枪开跑,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踏上“风光储特色旅游景区”的赛道,穿过千亩光伏矩阵,欣赏波光潋滟的湖面风光,一路挥洒汗水、欢歌奋进。“这次和我们队友三个人

    2025-05-19 15:53:00
  • 2025年全国太极拳公开赛(陕西赛区)赛事在商南县圆满收官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李鹏 文/图)5月17日下午,2025年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分区赛(陕西赛区)在商南县体育馆圆满收官。来自全国80支代表队的980名选手历经三天角逐,在青山碧水间以拳会友,为这座“秦岭封面”小城刻下“拳风拂茶香”的独特印记。本次赛事设个人、对练、集体三大类项目,覆盖陈式、杨

    2025-05-19 15:53:00
  • 包马“出圈”启示录

    《包头日报》2025年5月19日 T2版包马启示录“要想认识一座城市,跑步是最好的方式;要想深入这座城市的生活,跑步也是最好的方式。”国际田联路跑事务部官员肖恩·琼斯曾经这样说。5月18日,晨光熹微中,包钢·2025包头马拉松赛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和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

    2025-05-19 15:53:00
  • 人民日报|“产业链完备,我们更有底气”

    《人民日报》2025年5月19日3版 版面截图原题:江苏苏州咖啡机公司带动供应商一起攻关——“产业链完备,我们更有底气”(经济新方位·外贸一线见闻)5月15日下午,江苏苏州相城区,一辆满载全自动咖啡机的大货车从咖乐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工厂驶出。几天后,这批咖啡机将从上海洋山港“搭船”,前往中东地区

    2025-05-19 15:53:00
  • 包头市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记者从自治区工信厅获悉,工信部、财政部于近日公示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名单,包头市作为全区唯一成功入选。  据悉,今年3月25日,工信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提高制造业高端化、智

    2025-05-19 15:53:00
  • 2025年亚洲皮划艇静水锦标赛在昌落幕

    中国队斩获16枚金牌领跑奖牌榜  南昌新闻网讯 5月10日,2025年亚洲皮划艇静水锦标赛进入最后一个决赛日,掀起了赛事高潮。  5月10日共进行了女子双人划艇500米、混合四人划艇500米等16个项目的决赛。备受瞩目的奥运冠军组合徐诗晓/孙梦雅以绝对优势问鼎女子双人划艇500米冠军。昨日,除中国队

    2025-05-19 15:53:00
  • 世界田联接力赛在广州开赛,超七百名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

    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穗团宣 5月10日,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鸣枪开赛。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比赛中,除了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赛场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自广州的700余名青年志愿者们。在赛事组委会的统筹下,团市委联合市体育局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

    2025-05-19 15:53:00
  • 文脉传薪 体魄强魂 艺彩生辉 ——马泉街道秦都花苑社区举办“乐淘杯”第二届文化体育艺术节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侯阿莉 文/图)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5月10日,马泉街道秦都花苑社区举办“乐淘杯”第二届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包含文艺演出、羽毛球、乒乓球、象棋、趣味运动会等,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开幕式现场,活力四射的舞蹈、婉转动听的歌曲、饱含深情的诗朗诵、书法展示等节

    2025-05-19 15:53:00
  • 绿茵盛宴 今天我们一起“过年”

    ——写在第二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开幕之际5月10日,青海体育中心热闹非凡,一场备受青海各族人民期待的盛大运动——第二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青超联赛”)在这里激情开幕,为青海大地吹响了全民欢庆的号角。开赛前,青海体育中心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青海农牧产品展示区琳琅

    2025-05-19 15:53:00
  • “增规模不增利润”趋势短期难逆转 信托业盈利能力临考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信托年报季落幕。除部分公司因被接管、风险处置等问题未披露年报,截至5月8日,共有57家信托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中国经营报》记者根据信托公司年报统计发现,57家信托公司2024年合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超过27万亿元。45家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实现正增长,其中,15家

    2025-05-19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