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出发吧!以未来之名——透视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

2025-04-20 19:19:00 围观 :0次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郭宇靖、张骁、李春宇)希腊牧羊人、1896年夺得奥运史上首个马拉松冠军的斯皮里宗·路易斯不会料想到,129年后在中国,机器人也能站上马拉松赛道。

以人形本体为介,以人工智能为脑,与人类同步出发、共跑半马赛道,同享一片欢腾……

4月19日,北京亦庄。一声划时代的发令枪响过后,全球人机协作新历史,从这里起笔。

4月19日,人形机器人参赛队伍在起点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前所未有的奔跑

早上7时,北京南海子公园出发点,氤氲未散,人潮涌动。

赛道一侧,人类跑者把兴奋、新奇挂在脸上;另一侧,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在做着最后的赛前准备。

屏息凝神,静候发令……“砰!”7时30分,全球首次“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的“天工Ultra”率先出发,在大功率一体化关节、腿足刚柔耦合设计“加持”下,稳定保持以7到8公里的时速前行,引得人群阵阵惊呼。

“天工Ultra”擅长奔跑,但也需换电。对此,身高1.2米的人形机器人“旋风小子”自有策略,它步频快、重心稳,希望用长续航和“大个子”拼一拼。

4月19日,旋风小子队松延动力N2(中)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马拉松是对耐力与意志的极限挑战,象征着人类对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这些参赛机器人性能、尺寸、颜值各有不同,未来应用场景也五花八门,为何都要到半马上练练?

人形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概念验证阶段逐渐进入实际应用场景阶段。能否“以赛促研”,让发展迎来新的“破晓时刻”?这个2024年底源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想,很快得到各方响应。

为了应对这场长21.0975公里的“极限大考”,各机器人参赛队下了“硬功夫”。他们提前开启大量长距离测试,模拟不同地形、环境条件,优化机器人步态和能量管理,强化感知和决策算法,让机器人的运动更稳定、更流畅。

一些机器人在路测中零件脱落、关节开裂、不慎摔倒,这些“跑”出来的问题和数据,都被研发团队一一记录,针对性完善;想要办好这场尚无经验可循的大赛,主办方也要“摸着石头过河”,工作会、协调会开到了深夜,路线设计、规则制定、联动保障……逐项论证、测试。

4月19日,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左二)在比赛中冲过终点。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成绩优劣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尺。2小时40分42秒——“天工Ultra”斩获冠军,6家机器人参赛队成功完赛。

摔倒、扶起,换电、再出发……科技照进现实之感,冲击着每个人的感官和认知。

向新向实的求索

人类从直立行走到学会奔跑,用了多少年?机器人从轮式行进到双足触地奔走,用了多久?生成式大模型给出的时间量级分别是:数百万年、几十年。

但现在,创新不以年计,而是以天计。

看看“旋风小子”的发展时间线——它的上一代产品于2024年5月会走,6月能跑,7月完成双腿跳和单腿跳,9月通过强化学习拥有避障能力,10月开启跳舞技能,年末升级,本体性能更强。今年3月实现后空翻……跑完半马后,它将变得更好。

4月19日,旋风小子队选手松延动力N2和团队在完赛后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新技术的到来,需要等待,也要努力催化。

“技术一旦形成突破,尤其具备通用能力后,释放出的价值、意义将是巨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于海斌说。

此次“人机共跑”的核心目的,正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向新、产业向实发展。

验证——在长距离、复杂地形中持续稳定运动,对不同构型人形机器人的续航、运动控制、环境适应等综合能力提出极高要求,这将促进研发团队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加速产品设计改进,推进供应链成熟,降低量产成本。

推广——经过马拉松赛事的锤炼,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整机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推动人形机器人加快进入特种危险作业、智能制造、商业服务甚至家庭场景,协助人类完成安防巡检、带电操作、高强度作业等任务,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得力助手。

“中国人形机器人一定能发展好,我们有底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说,人形机器人由上千个零件组成,背后牵动着长长的产业链。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大,为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夯实了坚实底座。

4月19日,机器人在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活动现场进行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富集的科研人才和系统的产业规划,是另一股推动力。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说,我国一些区域聚集仿生机器人、传感器、AI芯片等上下游企业,形成“研发-中试-量产”闭环,开放“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加速从“实验室明星”到“现实生产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面向未来的叩问

比赛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比赛过程中,记者看到这样一幕:当人形机器人经过,“外卖小哥”停下了奔忙的脚步;家长抱着孩子在场边观赛,为人类、为机器人跑者大喊加油;年轻人点开了手机直播,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奔跑镜头……

科技发展,需要被看到、被接纳、被理解。

“以赛为媒,激发公众对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兴趣,也是推动政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说。

能长跑的机器人,该跑向何方?

4月19日,小顽童队选手松延动力N2(前右)在比赛结束后。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人类对未来的期待,就是科技应去的方向。触发科技与社会的“良性碰撞”,利于更好地把握“人机边界”,推动从“人机共生”向“人机共荣”发展。

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更深远层面种下。参赛机器人“小巨人”由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7名教师带着4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发,他们的专业涉及机电、算法、机械制造、服装设计等领域。

“小巨人”体形虽小,但目标远大。“今年的它75厘米高,完赛还需要接力,争取明年长到1.2米,跑完12公里;后年长到1.4米,力争完成半马;未来,每一年都要上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地跑。”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黄敦华说。

4月19日,小巨人队选手北职大“0306”小巨人在比赛中挥手。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深入的产业协作,在更大维度酝酿。“天工2.0”搭载的“慧思开物”具身智能平台,实现从任务理解到执行的全流程智能化,既开源,也开放。

“通过技术验证和实际参赛形成的高质量数据集,将进一步完善‘慧思开物’的基础算法和工具链,支持全球各类机器人更好适配不同场景、完成更多任务。”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技术负责人车正平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全表示:“人形机器人‘跑马’的本质,是人类的梦想在奔跑。马拉松的赛道终会跑完,但人机协同的探索不会停歇。”

首秀过后,“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赛明年还办吗?记者了解到,新比赛已有雏形。

赛事的新目标是:更全,吸引更广泛队伍参与,促使更多机器人完赛;更快,推动更多机器人突破运动性能极限,在复杂环境适应性上达成“更强”,更多实现自主决策。

涌现、进阶、共舞……出发吧!以未来之名。

相关文章

  • 2025伦敦马拉松举行

    27日,2025伦敦马拉松举行。埃塞俄比亚女将阿塞法获得女子精英组冠军,同时以2小时15分50秒的成绩刷新纯女子世界纪录。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夺得亚军,荷兰选手哈桑收获第三名。记者:吴鲁、贾宇辰、张薇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5-04-20 19:19:00
  • CBA半决赛第一场,红灯笼“一票难求” 周琦复出大宝缺阵 山西男篮不敌“老对手”

      CBA季后赛半决赛火药味拉满!4月27日晚,山西男篮在主场拉开与北汽男篮的系列赛大幕。  当晚,眼部受伤的周琦戴护目镜复出,提升了北京队内线竞争力,而山西队主力中锋葛昭宝停赛,人员轮转出现变化。上半场北京队进攻火力强劲比分领先,下半场,找回节奏的山西队一度逆袭反超。末节胶着之后,北京队陈盈骏扮演

    2025-04-20 19:19:00
  • 外贸活力源源不断 68载广交会依然“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展会目前正在广州举行。与一期的情况一样,风雨无阻故人来,全球客商正穿过国际贸易的风浪、穿过风雨,共赴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贸易展会之约。在广交会现场,全球客商并没有感受到中国企业因关税冲击带来信心减弱,反而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中国的外贸企业正借助广交会,依靠高质量产品、自有优势,全

    2025-04-20 19:19:00
  • 广州南沙三大安置区竣工 提供14368套安置房

    观点网讯:4月26日,广州南沙庆盛人工智能产业园及安置配套工程A地块(庆盛安置区)、大岗镇5号地块安置区项目二、三、四号地块(大岗安置区)以及南沙街3号地块安置区项目(南沙街安置区)的联合验收工作完成,标志着这三个安置区已全部竣工。据悉,这三个安置区的竣工,将为当地居民提供14368套安置房,满足居

    2025-04-20 19:19:00
  • 环球时报社评:从中国航天看到人类携手合作的星辰大海

    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随后长二F遥二十运载火箭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一场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55年前的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吹响了中国人进军太空的号角。从“东方红”的星火初燃到

    2025-04-20 19:19:00
  • 北京通报顺义潮白河大桥事故初步调查结果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 吕少威)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4月23日早晨,北京顺平路潮白河大桥发生火情,由于发现及时并迅速采取断路措施,未发生车辆掉落和人员伤亡。事发桥梁为中承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经初步研判,事故直接原因为:沟槽敷设电缆起火,桥梁系杆断裂,连锁导致吊杆断裂,桥梁整体结构

    2025-04-20 19:19:00
  • 古城胡同里的文旅新变

    本报记者 朱金宜游客在姚江胡同内的咖啡店歇脚休闲。 本报记者 朱金宜摄钟楼湾胡同居民在自家院子里喝茶。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市民和游客在白塔寺附近的餐吧露台上观景聚餐。 资料图片作为北京城市格局的“毛细血管”,胡同见证着古都北京的历史变迁,记录着不断变化的“京味”生活方式,是北京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

    2025-04-20 19:19:00
  • 大湾区一周观察丨广湛高铁两大隧道贯通;香港邮政暂停包裹寄美

    大湾区一周观察【0415-0421】1、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全面完成,佛山文昌隧道顺利实现贯通4月15日,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全面完成,19.2公里(单线长9600米)的无砟轨道施工任务为广湛高铁的后续铺轨贯通和全线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16日,由广铁集团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中铁六局施工

    2025-04-20 19:19:00
  • 武汉172家人工智能企业营收过亿元,同比增长近六成

    日前,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正式发布《2025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库》,数据显示,2024年,营收亿元以上企业172家,同比增长57.8%。据介绍,企业库的建立,旨在摸清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家底,该库数据来自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产业研究院连续4年来对武汉人工智能企业的追踪,囊括了武汉1326家人工智能企业,产

    2025-04-20 19:19:00
  • 北京“以旧换新”扩大惠及面 港澳台同胞同享补贴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维祎)4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扩大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惠及面,促进港澳台同胞更好融入京城生活,北京市在现有政策管理模式基础上,抓紧研究破解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真实性认证问题,助力港澳台同胞切实享受政策红利。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的实施,

    2025-04-20 1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