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被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监管异常,最新进展
据辽宁日报微信公号8月17日消息,“有了检察机关保驾护航,我们心里更有底,村民也觉得更公平了!”辽宁丹东凤城市一位村支书的感慨,道出了当地检察机关监督保障基层换届选举的社会实效。此前,凤城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检察专项监督,以“数字检察”为利器,打出“数据扫描+实地核查+机制护航”组合拳,精准排查出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的漏洞,筑牢了基层换届选举的法治防线。
“剥夺政治权利绝非‘纸上刑罚’,一旦执行缺位,不仅会损害法律权威,更可能出现‘不该参选的人参选、不该投票的人投票’的乱象,直接侵蚀基层选举的公平公正。”凤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文乾男的话,点出了此次监督行动的意义。
为精准“排雷”,凤城市人民检察院调取2020年以来辖区内近千条涉及剥夺政治权利判决、户籍登记、监管记录等多维度数据,通过“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监督”大数据模型碰撞分析,很快锁定8条数据异常线索。
带着这些“问题线索”,检察官们深入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核查户籍底册、监管台账,走访村(社区)干部,对异常线索逐条核查。调查发现,8名被剥夺政治权利人员因信息传递“断档”、部门衔接“卡壳”等问题,未被公安机关纳入监管范围,存在违规参与换届选举的风险。针对“底数不清、信息不通、跟踪不力”三大症结,凤城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公安机关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明确要求“限期清零漏管人员、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细化动态跟踪标准”。
收到通知书后,公安机关迅速启动“清零行动”,对辖区内所有被剥夺政治权利人员重新建档立卡,逐一送达《剥夺政治权利执行告知书》,并同步向村委会通报监管要求,切实把“监管执行到个人”落到实处。目前,8名漏管人员已全部纳入监管,脱管风险点也逐一整改到位。
推动监督成果从“个案整改”向“系统治理”延伸,当地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协作,联合签署《剥夺政治权利执行工作协作意见》,建立“数据互通、定期会商、联合督查”长效机制,明确信息交换频次、联合检查流程等具体操作细则,从制度层面筑牢监管防线,全力防范类似问题反弹回潮。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