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开展高水平法治教育 为地方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5-05-08 05:19:00 围观 :0次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立足区域实际,通过强化法治教育、推动法治理论研究、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创设法治文化,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法治思维培育 筑牢发展根基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作为自治区干部教育与政策研究的重要阵地,坚持质量立校原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加大精品课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在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观影活动,组织学员集体观看《第二十条》等相关题材电影作品,聚焦“正当防卫”等社会关注的法律条款,以鲜活的现实题材故事为切入点,以国家法治进步的历程为落脚点,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提升学员法治素养,让学法、懂法、用法成为学员日用而不觉的好习惯。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研讨班学员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重温经典案例,弘扬法治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交流研讨,不断提升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为地方高质量发展凝聚法治力量。组织培训班全体学员及公务员培训部部分教师参加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场教学活动,生动阐述坚持依法行政、确保行政程序与行政性规范合法的重要性,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处理行政问题的能力。

深化法治研究宣传 优化发展生态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发扬学科研究优势,加大线上资源推送力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精心抓好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宣传解读工作,与实践杂志社联合推出“改革开放·内蒙古实践”系列微视频课,聚焦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精心设置讲题,安排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认真备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高师生员工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创新理论宣传阐释形式,通过招标竞课和集体备课等途径,组织教师开发33讲线上课程,创造性构建“总论+分论+专论”的课程体系,打造理论法治宣讲的网络阵地,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充分满足学员多样性学习需求。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为发展汇聚专业力量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强化全局思维和系统思维,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建设,以高度自觉为自治区党委工作大局服务。一方面,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合作,拓宽法治人才培养渠道。组织教师参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推进法治经济建设”理论研讨会,举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法办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雷锋志愿服务月”等形式多样、务实创新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贡献党校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连续举办全区党校系统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全区党校师资教学科研能力、强化业务指导,在班次设置、教师调训、课程安排、师资选配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系统深入的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水平,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区党校系统教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召开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会,深入了解青年教职工思想和工作状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自觉涵养师德师风,激励担当作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营造良好法治文化 厚植高质量发展法治土壤

良好的法治文化是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积极发挥自身的文化引领作用,助力创设良好法治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开展宣传阐释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节选)、《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等文件和理论著作,发挥党支部示范学习宣传作用;精心安排“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法治保障”等专题课程,引导学员筑牢政治忠诚,强化责任担当;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为5个主体班次安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进内蒙古展览馆”等8门课程及4次现场教学,鼓励学员持之以恒地弘扬宪法精神,更好发挥法治的积极作用,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宪法宣传周”专栏,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学习内容,在校园廉政广场、党性广场、综合楼大厅张贴法治宣传标语与图片,营造浓郁的法治学习氛围。同时,发挥党校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法治文化向更广范围普及,组织学员开展法治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乡村、企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将法治文化传播到基层,形成各界共同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作者:陈俊丽)

相关文章

  • 王军:数字文旅正在牵引着行业做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 博鳌快讯

    2025博鳌文商旅暨康养大会·现场快讯:8月14日下午,2025博鳌文商旅暨康养大会在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召开,伟光汇通集团董事/总裁王军的演讲主题为“文化守正,数智创新,共创文旅新价值”。他提到,在全球信息化的潮流下,大城市、小城市在信息获取方面已经没什么差别,大家的信息基本上是相同的。而文

    2025-05-08 05:19:00
  • 许鸿飞雕塑带来地域与文化的对话

      “晋韵欢歌·舞动龙城——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太原站,8月8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展,展开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对话。  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2013年开启,许鸿飞带着标志性的“肥女”系列雕塑走遍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68站展览。他的作品打破艺术与公众的隔阂,将艺术融入生活,展示中国雕塑艺术的独特魅

    2025-05-08 05:19:00
  • 三亚市海棠区以数字地名为牵引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正愁找不到芒果园呢,一扫路牌,果园定位、购买链接全有了!”7月26日,在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游客王先生体验了“会说话”的数字路牌后惊喜地说。据了解,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海棠区将数字地名深度融入公共服务、乡村旅游和产业振兴,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地名、文化助力振兴”的新路。三亚升昌村的“芒海路”

    2025-05-08 05:19:00
  • 波哥开播|七年之“养” 凤池花开

    一个亿元村在人文领域的七年之“养”,在南海大地上绽放出怎样的人文之花?闲话少说,波哥开播!7月25日,为期一个月的凤池第七届和美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波哥发现,这个“小村”办的“大节”一点都不简单。七年的时间里,这里不仅“养”出一场热闹的文化盛宴,更成为“人文南海”建设的基层范式。凤池社区第七届和美文

    2025-05-08 05:19:00
  • 第一堂“红色必修课”!47名飞行学员的寻根铸魂之旅

    7月23日,信阳市47名新录取飞行学员怀揣炽热的蓝天梦想,先后走进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信阳市博物馆,开启翱翔蓝天前的第一堂“红色必修课”。“今年信阳市录取飞行学员数量创历年新高,也是第12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名。在‘雄鹰’们即将展翅蓝天前,我们组织这次活动,意义尤为特殊。”信阳市教育考试中心相关负责同

    2025-05-08 05:19:00
  • 2025赛迪百强县榜单公布:福清居第14位 闽侯居第51位

    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现场发布《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并公布2025赛迪百强县名单。福州共有两个县市上榜,福清市排在第14位,闽侯县排在第51位。《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显示,百强县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领头雁”,以5%的县域数量贡献了县域26

    2025-05-08 05:19:00
  • ​福州市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

    福州市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开工184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1275亿元郭宁宁讲话 吴贤德主持福州新闻网7月2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张旭/文 张人峰/摄)7月23日,我市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郭宁宁宣布开工并讲话。市长吴贤德主持。本次重大项目开工活动

    2025-05-08 05:19:00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治理效能更凸显、护航发展更精准、民生举措含金量更高——“十四五”公安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有关情况。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亓延军介绍以

    2025-05-08 05:19:00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平等参与、多维保障、向新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介绍“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

    2025-05-08 05:19:00
  •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鲜明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奋斗目标、发展理念、社会主要矛盾

    2025-05-08 0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