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手机端

“绿色标尺”如何服务产业?佛山工厂“上楼”帮企业减负|粤来粤美

2025-04-21 16:15:00 围观 :0次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并积极利用这一“绿色标尺”,帮助现代化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产业和环境如何共赢?近日,记者走进佛山,去看看那里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践。

企业“上楼”统一处理生产污染物

走进位于佛山均安镇的奥百达表面处理环保科技产业园,超30家表面处理企业正在有序生产。与普通园区不同,该园区由6栋“上楼”发展的工业厂房组成——1楼为废水集中处理区域,2楼及以上为厂房,顶楼则建有废气集中处理设施。

园区总经理欧阳健生介绍,园区推行“生产上楼、分类收集、管道架空、集中治污”模式,对各企业生产的废水统一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与排放,“我们建有多种废水处理管道,含铬废水、封孔废水、磷化含镍废水等都能实现无害化处理。”

奥百达表面处理环保科技产业园。

佛山锦上花涂装工艺有限公司是一间为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汽车生产零配件的企业,于2022年搬进园区。“搬来之前,我们是自己购买设备处理生产废水,处理成本高,效果也没那么好。”该公司总经理陶大志介绍,搬进来后,园区统一处理污水,设备更专业、效果更好,“最重要的是省心,我们只需专注生产,不需要再为是否达到环保要求而担心。”

6栋厂房的顶楼,是园区集中处理废气的地方,配有VOCs(挥发性有机物)处理、酸雾废气处理、碱雾废气处理等多套设备。欧阳健生介绍,园区的废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喷漆与烘干废气、酸碱雾废气和废水处理站运行废气,“从设备运行状态看,企业排气顺畅,废气处理能力能满足园区企业的生产要求。”

而将时针拨回两年前,该园区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园区周边灯饰、家具五金、塑料等产业发展快速,均安镇附近集聚了大量小微企业,且大多数涉及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这些企业分布散乱,厂房陈旧,生产设备和环保治理设施相对落后,并不符合新的产业环保标准要求。”欧阳健生说,“加上每家企业都需要单独配套治理设施设备,不仅成本高、负担大,而且管理不规范,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行业升级迫在眉睫。对此,佛山以全省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为契机,近年来将分区管控作为优化产业布局、指导村级工业改造、改善环境质量的顶层制度。

“通过实施分区管控,不再像之前那样任由企业遍地开花、散乱分布,而是引导产业集聚起来,统一管理。”欧阳健生介绍,一方面,要给工业发展划边界,解决“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土地碎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统筹规划建设园区公共设施,把集中治污等环保基础设施与园区“水、电、路、网、气”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体推进。

园区对企业废水统一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与排放。

此番改造很快便带来明显变化。根据2024年评估结果,园区废水和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规划环评总量要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同时,园区内企业环保治理投入比园区外企业显著减少,企业负担明显减轻,村集体与村民的厂房租金收入也得到提升。

提前介入助推项目早落地

近年来,佛山也积极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产业布局、园区管理、项目准入等领域广泛应用。

记者获悉,佛山正将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衔接,作为优化产业布局、指导村级工业改造、引导开发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服务审批改革的顶层制度来设计谋划,破解“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等难题。

佛山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梁杰介绍,分区管控的一个亮点是帮助源头化解“楼企”矛盾,近年来佛山应用分区管控成果,优化了约500个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用地规划,“一般新的土地开发或调整区域都会编制土地控制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重要的审查参与机制,如果工业用地紧邻村民或楼盘的,我们会要求设立合理的绿色隔离带,或设置一类工业用地(即低污染、轻污染隔离带)。”

园区厂房顶楼放置着多套废气集中处理设备。

同时,分区管控在推动现代化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上作用明显。佛山将规划环评作为园区设立的基础条件,在园区设立时,便利用园区规划环评机制,充分衔接分区管控要求,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本底、排水条件等,给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规模划定边界,配套好环境治理设施,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建立好平衡。

另外,分区管控也正帮助当地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一方面,结合分区管控、规划环评要求,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及时研判项目落地存在的环境制约因素,并针对性给予帮扶指导,助推项目快开工、早落地。

另一方面,深化项目环评审批改革,推动符合分区管控、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范围内建设项目实施环评降级、告知承诺制审批和“两证合一”改革措施。截至目前,佛山已有34个园区或区域实施环评审批改革,享受改革红利的项目累计超过700家,环评审批整体时限缩短60%以上。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良科 张子俊

图片:受访者提供

【作者】 曾良科;张子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 【拔节生长看雄安】雄安新区安新县:智慧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冀时客户端报道 远程可操控,无土能栽培,在雄安新区,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经验与数据有效配合,让农业管理更智慧、生产更科学、效益更可观。在雄安新区安新县的阳雀湖西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记者看到,1100亩的土地上,66座暖棚、96座冷棚和8座圆形拱棚整齐排列。在这里,原产地湖南的阳雀湖辣椒也实现了"南椒北

    2025-04-21 16:15:00
  • 2025年中国糕点行业高峰论坛浙江杭州举办

    本报讯 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焙糖协”)糕点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恒华食品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中国糕点行业高峰论坛近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聚智创新,共谋新质发展”。论坛现场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中焙糖协理事长张九魁,中焙糖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帅及副理事

    2025-04-21 16:15:00
  • 岫岩:持续用力 助力农事企业奏响发展强音

    连日来,岫岩农业农村局深入各农事企业,全方位了解生产销售情况,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在产品宣传、品牌建设与资金支持等方面多点发力,为农事企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岫岩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到牧牛镇龙德旺有限公司、三家子镇生态园、龙潭镇龙棉家纺有限公司、前营子津湧豪酒业有限公司等农事企业,详细

    2025-04-21 16:15:00
  • 加快推出增量政策 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

    新华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4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等。对已出台的存量政策要全面落实,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前期,

    2025-04-21 16:15:00
  • 五一期间,济南奥体中心体育赛事、演艺盛宴持续不断

    “泉”在济南过大年活动期间,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的“湖畔雨荷”火爆出圈,五一期间还将有哪些创意活动及举措?4月27日下午,济南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泉”在济南过五一系列活动有关情况。据济南文旅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学军介绍,五一期间,济南文旅集团整合资源,推出游园赏花、国风演艺、文创市集

    2025-04-21 16:15:00
  • 综述:机遇无限 未来可期——香港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香港4月26日电题:机遇无限 未来可期——香港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新华社记者刘欢、王承昊、王昕怡“从成立到跻身独角兽企业,我们只用了18个月。”香港思谋科技创始人贾佳亚26日说,人才丰富、科创生态完善、高度国际化的香港孕育了思谋科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深度融合、特区政府对初创企业大力支

    2025-04-21 16:15:00
  • 6万平展区+“龙头带生态”的展览模式!2025数博会招展进行时

    记者近日从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筹委会获悉,2025数博会拟于8月下旬在贵阳举办,目前招展工作已全面启动。本届数博会专业展览规划6万平方米展区,设置数据要素、数字金融、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特色展区,打造“龙头带生态”的展览模式,推动头部企业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在展期开

    2025-04-21 16:15:00
  • 税收红利变发展动力 山东筑稳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发动机被称作汽车的“心脏”,这颗“心脏”能否“强大”到足以应对各种状况,涡轮增压系统在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永和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丁玉珍称,“今年一季度,我们的新产品可变截面耐高温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市场表现不错,简单来说,就是它能控制进气系统从粗放走向精准,是适合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的新产品。”

    2025-04-21 16:15:00
  • 企事必应!电白创新全过程服务机制助企纾困解难

    电白电子信息产业园内,茂名市百强微电子有限公司新近投产,许多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序地忙碌。“今年订单情况理想,春节后有100多个工人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问题反馈至电白区企业服务中心后,该中心与人社部门、周边镇街联动发布招工信息、推荐适工人员,快速解决了招工难题。茂名市百强微锂电池保护板生产基地,工

    2025-04-21 16:15:00
  • 工业大模型落地提速,垂类应用亟待打破“数据烟囱”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立洋 上海报道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关税等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愈加复杂的背景下,工业行业整体面临利润率低、市场需求变化快的压力,如何通过数字化进一步挖掘工业企业降本增效潜力,提升制造业柔性生产能力,成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迫切需求。2024年12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

    2025-04-21 16:15:00